【观察】老年大学为何一座难求?

26.04.2016  10:08

  家住玉泉区的王阿姨最近终于如愿以偿的拿到了老年大学的上学名额。“一直对书法情有独钟,在我看来,书法能让人修身养性。退休之后,孩子也省心了,家人也支持我潜心学习,但是没成想在老年大学报名的人太多了,我报了3次名才报上。”对即将开始的老年大学生活王阿姨充满期待。虽然以后每天要倒两趟公交车才能到老年大学上课,但是王阿姨说这不算累。

  随着生活水平和思想观念的改变,丰富多彩的老年生活成为了老年人的新追求,既能怡情养性又能开拓社交的老年大学就成了他们的首选,同时作为公益单位,老年大学低廉的学费,也是吸引老年人踊跃报名的原因之一。“目前,全区范围内的老年大学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实际需求量远大于招生数量的问题。”自治区老年大学安俊校长说。

  记者走进呼和浩特市老年大学,书法班、声乐班、舞蹈班……每个教室都坐得满满当当。从50多岁到70多岁的老年学员,不少人即便身体不舒服或者路途较远,都会克服困难按时上课。“这些学员特别珍惜上课机会,没有选上课的老年人还会自己带上小板凳坐在教室最后旁听。”呼和浩特市老年大学的一位老师说。

  呼和浩特市老年大学校长杜兰梅介绍说,呼和浩特市老年大学创立25年,现在每年在学校上课的学员可以达到1500人次。尽管学校场地不断扩大,设施不断增加,但还是无法满足迅速增长的老人需求。

  目前,呼和浩特市老年大学共开设书法、绘画、摄影、声乐、舞蹈等专业,有舞蹈班、广场舞班、书画班、声乐班、葫芦丝等20个教学班。每年8月末,呼和浩特市老年大学迎来招生季,通常声乐班、舞蹈班成为最热门的课程,很快就被一报而空,由于供不应求,每个班都存在超员情况。“按照原定规模,一个班的容量需控制在30到40个学员之间,可在实际招生中,这些课程都存在超员状况。比较热门的舞蹈班和声乐班都被扩到了一个班60个学员。”杜校长说。

  老年大学是一个公益性项目,大部分老年大学只收取低廉的学费或者不收取任何学费,而增设课程、扩大招生需要更大的场地和经费。“呼和浩特市老年大学一年的经费只有10万元,几乎全部用于聘用老师。”杜校长表示,虽然学校是公益性质,但招募老师都得遵照市场规律,从社会招聘。“我们的老师大多是业内很有造诣的名家,酬劳大大低于市场价,但由于工资不高,很多好老师陆续流失,人员变动比较大。”杜校长说,“由于需求量大,学校计划设立分校区,但是经费和场地不足是制约老年大学无法扩大发展的重要原因。”

  即使老年大学存在“一座难求”,老师流动性较大等情况,也没能阻碍老年大学持续火爆。究其原因是当前的公共资源配置不能满足老年人日益丰富的精神需求。因此,专家建议,一方面,走入老龄化社会,公共资源的配置应及时顺应这一特点而做出调整。各地应根据自身情况,将安排好老年人的生活娱乐作为一项基本民生来看待,财政拨款、用地规划方面应有倾斜。在供需矛盾突出的地方尽量多建设一些老年大学,或者允许一些中小学、大学在寒暑假期间开办临时的老年大学。另一方面,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老年人的生活配套服务中。例如,民办老年大学只要设立更为丰富的课程,聘请有专业资质的优秀教师,那么既能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又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记者 史美越)

[责任编辑 哈丽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