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廉政文化浸润心灵

11.06.2015  18:08

  “常敲‘廉洁’钟,永走‘阳光’道”“红灯不能闯,红包不能收”……近日,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乌兰镇阿尔巴斯街两侧街景悄然发生变化,一幅幅蒙汉双语的廉政宣传道旗吸引了广大市民驻足观看。同时,这些简约朴素、古色古香的廉政宣传道旗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让人感受到阵阵廉风正气扑面而来,成为鄂托克旗对外形象的一张新名片。(6月9日《北方新报》)

  廉政文化同中国的传统文化一样,能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说到廉政问题,人们常说警钟长鸣,其实,这警钟长鸣就是一种廉政文化。无论为官还是为人,都应该让廉政文化浸润心灵。

  十八大以来,中央拍蝇打虎,反腐倡廉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如何把反腐败斗争向纵深推进,建立不敢腐、不想腐、不能腐的体制机制,廉政文化建设是重要一环。我国的廉政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理论和思想的新发展、新探索,它的核心价值是清廉、为民、务实。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既是反腐倡廉的需要,也是建设法治中国、美丽中国的需要。

  鄂托克旗在乌兰镇阿尔巴斯街打造2000米的“廉政文化一条街”,充分发挥了廉政文化在传递社会正能量、营造勤政廉政氛围、构建文明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这种做法值得推广。如果廉政文化能够植根于每个人心中,腐败分子就会越来越少,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局面就一定能形成。

  执政以廉为本,为官以勤为先;做人一身正气,为官一尘不染;名位利禄皆为身外之物,品格事业才是立身之本……多多学习和领会这些廉政文化格言警句的真谛并付诸行动,为人者定能做个明白人,为官者定能做个清官、好官。(毛开云)

[责任编辑 李珍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