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化的种子在基层生根发芽

05.03.2015  12:17

  原标题:让文化的种子在基层生根发芽

   “送文化”已经不解渴了

  从“送文化”到“种文化”的转变,是当前基层文化发展的新需求。我区虽然已经行进在“种文化”的路上,但是,如何提供优质的“文化种子”,仍是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

  过去,在送文化开始阶段,曾经出现过一送了之的情况。文化确实是送下去了,到了社区、嘎查、企业、学校,甚至送到了边防、偏远农村牧区,但是,送的形式和内容群众是不是喜欢,能不能懂,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力,在某种程度上考虑不足,导致“来了就热闹、人走茶就凉”,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农牧民的“文化温饱”。后来,及时作了调整,送下去的文化才更充分考虑了受众的需求。

  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文化欣赏水平的提高以及基层文艺团体的日益发展,更多的基层群众成了文化的参与者,觉得接受“送文化”已经不解渴了,迫切需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于是,“种文化”成了迫切需求。

  “种文化”的意义在于培养和养成,目前,我区基层文化建设搞得如火如荼,各地不但文化基础设施在不断完善,各种文化活动也很红火热闹,在此条件下,种文化就要考虑到当地的文化“土壤”条件适合“种”什么,根据“土壤”撒播种子,满足当地对“文化种子”的需求。比如到中国书法城乌海,是不是应该“种”书法技艺,比如到安代之乡库伦旗,舞蹈方面的知识肯定会受欢迎。

  怎么“种”显然是“种”的方式。目前,我区在“种文化”方面,采取更多的是举办培训班。这对于受过基础专业知识教育的文化从业者最为合适,对一些刚入门的爱好者效果就会差些。因此,我区开展“种”文化活动,还要健全群众普及机制,认真倾听群众意见,在内容形式和方式手段上创新,探索贴近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新途径新办法,把大量优质的文化资源、精彩的艺术活动引种到基层,才能打造出一支“永远不走”的基层文化队伍,使文化的种子在基层开花结果。(记者刘春)

  3月2日,通辽市奈曼旗明仁苏木萨仁阿日嘎查村民梁双宝家里传出了悠扬的奈曼民歌《诺恩吉雅》。当日,由嘎查里爱好文艺的一些村民自编自导的小型“村晚”在梁双宝家拉开了帷幕。本报记者包荭通讯员左志宇摄

[责任编辑 魏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