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物“活起来” 讲好内蒙古故事

19.05.2016  11:09

市民参观展览     全媒体记者  陈熠北摄影

外国朋友参观展览    全媒体记者  陈熠北摄影

 

展出的部分展品   全媒体记者  陈熠北摄影

展出的部分展品   全媒体记者  陈熠北摄影

展出的部分展品   全媒体记者  陈熠北摄影

   内蒙古晨报全媒体平台消息(记者 张昊文 刘语) 今年5月18日是第40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与文化景观”。当天,“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设在内蒙古博物院。“让文物活起来,讲好内蒙古故事”亦成为主会场活动最大的亮点;厚重的草原文化气息,使系列主题活动更富特色。

   国宝可在手中“把玩

  “世代聚居在今西辽河上游地带的契丹族,属于东胡族系鲜卑族的后裔,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并建立了辽王朝。在这200余年间,契丹社会完成了从奴隶制到封建制的发展过程,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文明,从而在今赤峰市和通辽市原辽王朝版图范围内,遗留下了丰富的辽代文物。”内蒙古文物局副局长王大方介绍。

  在当日主会场活动上,内蒙古博物院推出的《梦幻契丹》展览揭幕。展览不仅展示了包括鎏金单鋬银壶、双龙首纹金手镯等大量精美辽代文物,同时还通过数字化技术展示在触摸屏上,观众可以将文物360度旋转,放大观察,文物细节分毫毕现,实现观众与文物的“零距离”接触,更能通过AR增强现实技术体验把国宝文物捧在手中“把玩”的乐趣。

  内蒙古博物院文物保护研究信息中心主任李少兵表示,此次参展的83件辽代精美文物将一个辉煌朝代的轮廓逐渐清晰地展现在观众眼前。与以往传统展览不同,此次展览在进行实物展览的同时,还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突出了数字化文物的多角度展示和解读,把文物“变活”,让前来参观的市民对文物古迹有一个直观、立体的了解和认识。

   深藏“宫闱”国宝首露脸

  北魏浮雕西方人物银鎏金碗、民国阿拉善亲王达理扎雅的基辅牌旁轴照相机、宋代青釉鋬耳洗、战国虎柄金勺、内蒙古博物院藏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缴获的美军子弹箱、内蒙古博物院藏1979年呼和浩特市第一炉单晶硅……一些曾经深藏于各地博物馆“宫闱”中的国宝级文物的首次亮相,让观众忍不住感叹:原来咱内蒙古还有这些宝贝!

  当日,《识珍录宝典守文明——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成果展》首次与观众见面,展览第三部分为内蒙古自治区一普普查工作成果,这些国宝级文物从“宫闱”中走出来,为观众展现出了曾经发生在内蒙古大地上的那些精彩故事。

  “从2012年开始,内蒙古进行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今年年底全部完成。截至目前,通过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全区文物总量由50万件(套)增加到100多万件(套),藏品数量增加了一倍。文物收藏总量名列全国各省、自治区前列,成为名副其实的文物大区。”内蒙古博物院院长、自治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项目办公室主任塔拉说。

  把博物馆“带回家

  在刚刚闭幕的第十二届深圳文博会上,内蒙古博物院展位打出了“让观众把博物馆‘带回家’”的标语,吸引不少参观者在展位前驻足。目前,内蒙古注册博物馆共211家,多样的教育活动和主题展览让躺着的文物“”起来,让深奥的科学“”起来,讲好内蒙古故事的同时,融入到百姓生活中。

  昨日,内蒙古博物院还推出了“我们身边的精彩”主题活动,大型民族礼仪礼俗演示、蒙古族传统歌舞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围鹿棋对弈、印象契丹专题讲解、“欢乐大课堂”知识竞赛、“博苑”讲坛、元宝式马鞍DIY等一系列活动满足了不同年龄段的观众需求。

  另外,全国首个流动数字博物馆也亮相宝鼎广场,观众可欣赏到展车内置的1000多件内蒙古珍贵数字文物。

  除了在现场参与活动外,市民也可通过安装内蒙古博物院的手机APP,在线观看内蒙古博物院的各个展厅和馆藏精品,参与游戏等,把博物馆“带回家”。





内蒙古首例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开庭
       晨报融媒记者 王晓玲   本报Nmgcb.Com.Cn
内蒙古公布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情况
       晨报融媒记者 温晔峰   本报Nmgcb.Com.Cn
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迎来白鹤等万余只候鸟
  新华社呼和浩特10月29日电(记者王靖)金秋十Nmgc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