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千家万户 讲精彩故事】建新村,村民筹钱麻溜快
原标题:建新村,村民筹钱麻溜快
4月的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铁沙盖镇春寒料峭,可镇长李飞的心里却火热火热的,似乎全身有着用不完的劲儿。
“在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中,一些生活富裕的老乡表现出来的奉献精神和乡亲们对小康生活的热盼,都是我卯足干劲的动力。”李飞说。
贾中,就是那个让李飞乃至全镇乡亲们感动的人。
土生土长在铁沙盖镇义发泉行政村盐房子村的贾中,靠着自己的勤劳和聪明才智,成为察右中旗远近闻名的富裕户。前几年他就在村里率先盖起了气派的砖瓦房。房间里不仅通有上下水,还有卫生间,这可让乡亲们羡慕坏了。
“借着国家好政策的东风,我也想帮助乡亲们住上和我一样有卫生间的房子。”今年61岁的贾中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小些,黝黑的脸上满是真诚。
今年,“十个全覆盖”工程要在盐房子村建新村,村民自愿自筹一小部分资金,政府出大部分钱。按照工程设计的标准,每户房子的面积是48平方米。在镇统一设计的新房子标准上,贾中出钱给新村每家每户的房子都安装断桥铝门窗,并加建一个卫生间。
“‘十个全覆盖’是大好事,政府出大力,乡亲们自己出小力,我再帮衬点儿,居住条件就会大大改善。后大滩的天气,只要门窗严实了,家里就会暖和。家里有了卫生间,乡亲们特别是老人小孩冬天上厕所就不会受冷冻了。”贾中设身处地替乡亲们着想。
“仅门窗和卫生间这两项合起来,就得花200多万元。”李飞给贾中算了一笔账。
贾中的乡土情结和奉献精神让李飞感慨不已,而乡亲们那种自筹资金的积极性也让他心潮澎湃。“盐房子村常住户有80户,目前已有43户交了自筹款,每户2万元。所以,新村的一期工程很快就启动了。”李飞说。
除盐房子外,铁沙盖镇红旗庙行政村南营子的村民们交自筹款的速度也成为当地的一段佳话。“镇里上午去村里给村民们开会,宣传‘十个全覆盖’政策并征求大家意见,没想到全村人很快达成共识——要建新村,我们都要住新村!结果到晚上全村40户常住户就已经就交齐了自筹款。”说起这件事,李飞兴奋不已。
记者跟随正准备下乡的李飞来到南营子村,放眼望去,整个村子用五个字就能概括:土路、土房子。
“我们村很多房子都是五六十年代建的,房子旧不说,村子上游还有一个水库,一旦堤坝垮了,整个村子都有被淹的危险。乡亲们听说‘十个全覆盖’工程要帮我们建新村,大家都很积极。因为大家看到去年被覆盖到的村子人们真的受益了,知道政府是真心为咱老百姓办事。人要懂得感恩,要不是这么好的政策,2万元哪能住上新房了?”南营子村的王狗栓说出了全村人的心里话。
“放心,今年国庆节前准让你住上新房子。”从王狗栓家出来,李飞不忘给他吃一颗定心丸。
李飞之所以这样笃定,是因为他相信,只要党群一条心,“十个全覆盖”工程就会覆盖到每一个农户家。(记者王连英)
[责任编辑 魏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