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论理】“修昔底德陷阱”与“醒来的狮子”

02.11.2015  10:20

  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3月27日

  公元前5世纪,古雅典的迅速崛起震动了老牌陆地强权斯巴达。恐惧迫使原有强国斯巴达做出反应,威胁和反威胁催生了竞争、对抗以及冲突。长达30年的战争最终毁了这两个城邦。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认为,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来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就变得不可避免。自1500年以来,新崛起的大国挑战现存大国的案例共有15例,其中发生战争的就有11例,最显著的就是德国。德国统一之后,取代了英国成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在1914年和1939年,德国的侵略行为和英国的反应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在亚洲也有类似的经历。日本崛起之后,就想挑战欧洲殖民地在亚洲建立起来的或者正在建立的秩序,确立以日本为中心的亚洲秩序,最终爆发了日本以反对西方列强为名而侵略亚洲其他国家的战争。

  这一所谓国际关系“铁律”的“修昔底德陷阱”,成为近年来中国威胁论的主要论调,一些人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认为中国发展起来必然是一种“威胁”。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西雅图欢迎宴会上的演讲中指出,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指出,“强国一定会寻求霸权的论断并不适用于中国。”他特别强调:“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为什么中国这只“醒来的狮子”可以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呢?

  这只“醒来的狮子”拥有避免“修昔底德陷阱”的和平血脉

  中华民族历来就是爱好和平的民族,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根植于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历史上,中国曾经长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但从未殖民和侵略过其他国家。近代以来的一百多年间,中国内部战乱和外敌入侵循环发生,人民饱经战乱和穷困之苦。为了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人民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才得以在和平的环境中建设自己的国家。悲惨的遭遇,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和平的珍贵。如今,我们正在向“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迈进,而和平正是中国发展繁荣最根本的前提。当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之后,中国特色强国之路如何走,已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党面对世情、国情所作出的战略抉择,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决定的。我国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其发展绝不可能走历史上发达国家通过战争、掠夺、侵略而强大的道路,这也是当今国情和世情所不允许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中国的发展绝不以牺牲别国的利益为代价,我们绝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在周边外交工作中,中国一直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让周边国家得益于我国的发展。在处理大国外交时,继续积极努力构建中美“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同时,中国还坚持把发展中国家作为对外政策的基础,永远做发展中国家的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中国不但是和平的拥护者,更是促进和平的践行者。

   这只“醒来的狮子”拥有避免“修昔底德陷阱”的可亲胸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自身发展和有效的经济政策,对世界经济作出了极为显著和举世公认的贡献。尤其是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带动更是举足轻重。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27.8%,是世界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而美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15.3%。同时,中国还是世界最大的贸易国。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2014年中国对世界贸易的贡献率为14%, 2001年到2011年十年之间中国平均每年进口在7500亿美元左右,给中国的这些贸易伙伴每年制造出一千四百万的就业机会。此外,中国对外国的投资者非常欢迎,短短十年间,外国投资者从中国获取的利润就达2617亿美元。就在日前举行的联合国发展峰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中国将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首期提供20亿美元支持发展中国家落实2015年后发展议程,增加对最不发达国家投资,力争2030年达到120亿美元,同时中国将免除对有关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截至2015年底,到期未还的政府间无息贷款债务。攥着拳头,什么都得不到,张开双臂,才能拥抱更多。对于世界,中国梦不是自私的、排他的,它凝聚着中国与各国分享机遇的诚意,也展现了中国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带动和帮助其他国家发展的情怀。中国正在用友善的力量造福世界,中国的发展也必然为世界的繁荣带来更多红利。

   这只“醒来的狮子”拥有避免“修昔底德陷阱”的文明底蕴

  文明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逐步形成的思想观念以及不断进化的人类本性的具体体现。

  中华文明本质上应该说就是一种“和”的文明。儒家主张用仁爱的精神来实现“天下大同”;墨家的兼爱非攻思想则更执着得追求和平;道家的无为、无争也体现了一种和平思想……尽管所处时代有所不同,但中国“和”的民族基因从未变异。在中美关系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多次强调指出,宽广的太平洋足以容得下中美两个大国。中美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要把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落到实处,使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更好地惠及两国人民。实践也证明,任何国家和民族只有不断吸纳人类社会和平发展过程中积淀的优秀文明成果,来丰富自己,保持活力,才能不断增强自身的生命力。随着人类和社会的进步,我们不能动辄靠武力或战争来解决问题。武力,是属于原始人类处理问题的方式。历史的发展,除了合作,无可避免的存在着竞争,这不容规避。但如果任何一方把终极战略目标设定为,使对方处于悲惨境地,其后果都将是诱发失败方在未来的复仇,并引发全人类的灾难。与其问,“‘孙悟空’和‘擎天柱’谁更厉害?”,不如在更宏大久远的时空里审视世界,想想:“‘孙悟空’和‘擎天柱’如何一起应对未来的种种挑战?”所以说,随着文明的进步,维护世界秩序的最安全方式,不是在物质力量上完全超过对手或削弱对手,而是通过不断协调彼此的意志,让竞争者不再拥有敌对的意愿,而最终变成真正的朋友。中国不但拥有求同存异的优良传统,也有开放包容的现代素养。

   中国不惹事,但是也不怕事

  2014年3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德国回答关于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问题时指出,“在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坚决捍卫中国的正当合法权益。”

  如果说几十年前,中国在一穷二白的时候敢于维护国家利益,反对世界强权,从未在外来压力下弯过腰、低过头,那么现在中国发展强大了,更不会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随着我国和平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入,我们维护国家利益的资源和手段将会越来越多,维护国家利益的地位也会越来越主动。

  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日月不同光,昼夜各有宜。”正是因为有了差别,世界才多姿多彩;也正是因为有了分歧,才需要聚同化异。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国与国之间在一些问题上存在不同看法、存在分歧在所难免,最关键的是双方应该相互尊重、求同存异,采取建设性方式增进理解、扩大共识,努力把矛盾点转化为合作点,共同避免“修昔底德陷阱”。

  “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我们也坚信,这头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不仅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可以推动实现世界梦。因为中国梦是追求和平的梦、中国梦是实现共赢的梦、中国梦是奉献世界的梦! (内蒙古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人:岳淑芳 孙旭)

[责任编辑 李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