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为凉城播绿忙

28.03.2016  10:49

  内蒙古,祖国北方的生态防线,20世纪末,国家提出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由此拉开了内蒙古生态治理的大幕。“七山一水两分滩”的凉城县,山多地少,三荒四野除了基本农田保护区,凡是能种树的地方都被规划出来用于种树造林。要在荒山荒坡种树,其实就是在石头缝里种树,其难度可想而知。

   绿色的追求

  早春3月的凉城,依旧未能挣脱严冬的怀抱,冰雪倔强地躲在山野的沟坎下,有些向阳的坡地虽然看不到冰雪,但使劲一镐头下去,随着“嘭”的一声闷响,碗大的坑里崩起的土块还泛着白色的冰渣。这是凉城百姓种树的一个普通场景。

  过去,和内蒙古其它一些地方一样,凉城县每年都在种树,但受干旱气候影响,往往是年年种树不见树,稀稀拉拉难成林。

  凉城县一名林业工人介绍,没有一副好身板还真种不了树,一镐头下去震得双臂发麻,一天下来浑身就像散了架,再好的劳力一天也刨不了几个树坑。凉城县林业局贾占元有着32年的工作经历,这名地道的“老林业”见证了凉城的生态变迁。回忆那段历史,贾占元仍历历在目,肆虐的黄沙遮天蔽日,大白天在家里必须点油灯才能看见。只有种树才能降服沙魔,为了种树他和同事们经常在山上一呆就是两个月。有一年冬天大雪把几棵松树压弯,贾占元悄悄找来绳子捆绑上木棍把它们扶正。曾在基层工作的马永宏开玩笑说贾占元对自己的老婆都没有这么好,是“贾哥哥爱上了‘林妹妹’”。虽是戏言,但能体现出凉城林业人对一草一木的深厚感情。

  许多林业人都清楚的记得,90年代初,时任凉城县的县委书记戴启元时常骑着一匹马出现在植树现场,与大伙一道将一棵棵绿色的希望播撒在荒山。一棵树活了,山上就多了一丛绿色,一坡的树绿了,山坡上就染绿了一片苍翠。就这样,从一棵树到一片林,再到满目的生机,凉城人编织着一个绿色的梦想。

   绿色的脚步

  地下没有宝,山上不长草,“再难也要改变凉城的生态,生态是凉城发展的根基!”凉城县长尉代青说的斩钉截铁。

  凉城百姓也十分清楚,在没有工业依靠,没有矿产支撑的背景下,改善生态是摆脱贫困的唯一出路。每到植树季节,从机关到学校凉城县几乎是全民总动员,浩浩荡荡的植树大军成了荒山荒坡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为提高树木成活率,加快造林进度,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凉城县林业局引入市场机制造林。将计划造林的区域划分为若干个标段,以招投标的形式承保给造林公司,三年后依据造林要求和成活率进行验收结算。

  张元孩凉城县一个小有名气的造林专业户,他的业务目前已经涉足到呼和浩特、集宁、山西等地。十几年的种树经历张元孩俨然一个林业专家,从本土树种到外地苗木,从国家的三北防护、退耕还林到碳汇林、景观绿化,一个农民却能如数家珍。

  为提高林木成活率和造林进度,张元孩充分运用科技手段,挖掘机、风钻、挖坑机,凡是能用来种树的他都试了个遍,专业机械给张元孩的造林效率提高了好几倍。容器苗、营养液、生根粉、保水剂这些陌生的名词,在张元孩的造林生涯中成为保障苗木成活的利器。

  绥蒙革命纪念园引进一批6米多高的新疆杨和平均10米高的松树,时值8月,很多造林公司在保证成活率的硬性指标下都退却了,张元孩却拍着胸脯立下了“军令状”。事后验收890颗新疆杨和400多颗松树无一夭折,这也是凉城造林史上的一个奇迹。

  其实,张元孩早已练就一身“呼风唤雨”的本领,多年前他的手机里就订阅了内蒙古各地的天气预报,结合节气他总能在大雨前将苗木移栽到山上。不明就里的人都认为张元孩很“神”,张元孩私下里却说“其实我依靠的是科技”。

   绿色的召唤

  3年30万亩高标准人工林,又一个奇迹落实到凉城县的绿化版图上。总林地268万亩,森林覆盖率35.06%,一组组沉甸甸的数字背后,是凉城人民对绿色的追求和辛劳付出。通道绿化、乡村绿化、景观绿化装点着凉城大地。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乌兰察布市林业生产建设全优,内蒙古绿化模范单位……面对一个个闪耀的荣誉,凉城县林业局局长田建军却显得从容淡定。

  “植树造林和教书育人修路架桥一样,都是行善积德福泽后人的功德事业。”这是田建军对林业工作的理解。植树造林究竟能给凉城带来什么?凉城的许多百姓体会最多的是风沙小了,然而在田建军的眼里却是百姓与自然生态共存的和谐画面。林果经济、观光采摘,林下种养殖,一副绿色林业的循环经济景象即将完整地回馈给凉城县人民。几乎绝迹的狐狸、山鸡、野兔又回来了,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小动物也多了起来,恢复生态也是恢复了生物多样性。

  行进在凉城,公路两旁四季常青的松树依偎着挺拔的杨柳,宛若绵延的绿色长廊。凉城县委宣传部马永宏自豪的介绍,“如今的凉城是春天花满坡,夏秋瓜果香,四季能见绿,百姓播绿忙。”

  让山川林木葱郁,让大地遍染绿色,让天空湛蓝清新,让草原牧歌欢唱……这就是凉城县对生态建设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永续发展的动力。

  凉城这座被绿色浸染的生态之城,恰似北疆亮丽风景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散发出勃勃生机。(伍松 内蒙古报道)

[责任编辑 李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