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优结构提质增效促进转型

07.01.2015  10:46

  原标题:调优结构提质增效促进转型——二论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三次全委会议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新常态下,经济增速、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动力,都出现了一系列趋势性变化,传统增长方式难以为继,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更为迫切。实践证明,在经济发展这条路上,早转早受益,早调早主动,谁的动作快,谁就能抢占先机,谁的动作慢,谁就只能被远远甩在后面。

  大势所趋,认识务必清醒。当前,我区经济已经到了转型发展、深度调整的关键阶段,唯有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才能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区上下一定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我区时提出的“五个结合”的要求,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要素结构、区域结构,加快形成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

  围绕“五大基地”建设,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建设“五大基地”,是我区产业发展的优势所在,也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大举措。要依托“五大基地”建设,大力调整三次产业结构,以重大工程项目和重点产业园区建设为主要抓手,推动农牧业提质增效、工矿业转型升级、服务业比重提升,促进三次产业协同发展;大力调整产业内部结构,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产业精深加工度为主攻方向,推进现代煤化工向下游产品生产、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和装备制造向中高端发展、农畜产品向最终消费品延伸,同时要大力发展非煤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

  通过创新驱动,调整优化要素结构。推动经济增长由投资驱动、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鼓励扶持企业创新,大力推动技术创新,加快完善创新环境,让创新引擎更给力,推动创新型内蒙古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着眼协调发展,调整优化区域结构。我区各地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基础差异很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任务艰巨。一方面,要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按照区域比较优势调整空间结构和生产力布局;另一方面,既要继续支持呼包鄂等优势地区率先发展,更好地发挥其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又要大力支持发展相对滞后地区加快发展,尽快缩小发展差距;同时,还要把壮大县域经济实力作为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转方式、调结构,绝非某一产业、某一领域的单兵突进,而是一场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协调作战,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久久为功。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求实务实,主动作为,坚持不懈做好转方式调结构这篇大文章,更好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内蒙古日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 哈丽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