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收入:全力以赴 确保完成

24.03.2015  14:07

   ——我市积极应对经济下行新压力牢牢掌握经济发展主动权系列报道之八

  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市委常委(扩大)会议提出,要认真做好财政入库工作,科学分析税收结构,积极挖掘税收增长点,强化财税调度,严格依法治税,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完成全年财政收入任务。

  任务已经明确,如何完成是关键。

  全市各级财税部门迅速行动,按照市委的要求部署,积极作为、创新举措,因地制宜、因企施策,吹响了保税收、促增长的冲锋号……

  全力促发展做好“生财”文章

  面对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市财政部门切实把工作着力点放到稳增长、调结构和转方式上来。

  市财政部门今年继续加强财政收入管理,分解落实目标任务,确保落实到部门、到企业、到项目,找准做大财源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大力培植增长稳定、支撑力强的支柱财源和骨干财源。扶持现代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健康发展,切实把项目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转化为支撑财税快速增长的主动力。落实电力多边交易、减少涉企收费等政策,进一步帮扶面临困难的重点企业,加大产能建设力度,全力稳定生产经营。认真落实促进非公经济发展各项政策,激发非公经济发展活力,着力壮大税源主体,促进财政持续增收。

  科尔沁区将狠抓税源建设作为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重要举措,着力引进新兴产业、服务业和房地产开发项目,扶持发展交通运输和煤炭经销企业,并切实抓好跟踪服务和运行监控,全面推进项目达产达效,进一步培植壮大主体财源,突出抓好在建项目投产期税收和房地产开发各项税收征管,确保财政收入平稳增长。

  霍林郭勒市将财源建设作为完成财政收入的主要抓手,以园区为载体,做大工业经济总量,加大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锦联、创源、联晟、嘉华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煤电铝及铝后加工、煤化工、新能源等主导产业有序发展。该市出台稳定工业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落实加快民营经济等各项政策,有效帮助主导产业项目和停产半停产企业渡过难关。

  积极补短板做好“聚财”文章

  针对部分重点税源企业经营困难,持续停产、减收等形势,全市各级财政部门积极协调税收部门,以税收专项整治为抓手,转变征管思路,着力补齐收入征管“短板”,全力以赴做好财政收入组织工作。

  财政部门牵头,国税、地税参与,按照“征管与稽查并举”的原则,组织开展税收综合整治活动,加强对难管难收的部分行业和零散税种的征管,深入挖掘征管薄弱环节和部分重点行业潜力,提升收入征管的精细化水平。

  市地税局依法依规加强税收管理,狠抓税源预测和监控,认真查找征管薄弱环节,研究制定堵漏增收措施。各征管单位深入基层开展地方税源调查,对年纳税额达到10万元的纳税户全部纳入市局重点监控范围,确保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税源及时征缴入库。加大堵漏增收、清缴欠税力度,加强对土地增值税、所得税、股权转让等复杂税种和复杂业务的征管,密切跟踪监控重点建设项目,努力挖掘新的税源增长点,增加地方税收收入。

  市国税局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税源的调查测算,深入开展“营改增”试点、消费税改革政策、税收优惠政策落实等政策效应分析,坚持依法治税,充分发挥《通辽市税收征管保障办法》的作用,开展多部门综合治税。进一步深化税制改革,组织实施建筑业和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生活服务业“营改增”扩围准备工作,进一步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全面落实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小微企业、促进消费、保障民生等方面的税收政策。

  坚定信心确保完成全年财政收入任务

  本报评论员

  3月3日召开的市委常委(扩大)会议明确提出,要认真做好财政入库工作,要科学分析税收结构,积极挖掘税收增长点,强化财税调度,严格依法治税,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完成全年财政收入任务。

  确保完成全年财政收入任务,就要积极挖掘税收增长点。要按照强筋骨、培元气、补短板、增后劲的思路,大力支持重点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培植财源;要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和非公经济支持力度。要努力实现发展动力转换。既要保持现有能源等支柱产业稳定发展,又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培育新的税收增长点,重点扶持新兴产业、重点企业和小微企业,让调结构和转方式成为推动财政工作在新常态下健康发展的持续动力。

  确保完成全年财政收入任务,就要强化财税调度。要加强对经济、税收、政策的联动分析,加强财源、税源的调查,防止税收流失。要科学调整支出结构,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我市民生和重点项目建设资金足额到位。要强化管理,进一步提升科学理财水平,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框架,强化财政资金监督管理和政府债务管理。

  确保完成全年财政收入任务,就要严格依法治税。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们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改革的视角,认真做好财政工作。要紧紧抓住贯彻执行新《预算法》的大好时机,进一步加快法治财政建设步伐,自觉将法治理念融入到生财、聚财、管财、用财的全过程,将各项财政收支活动全部纳入法治化轨道。记者宋悦

[责任编辑 张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