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目助推海金山稻米产业发展

22.04.2015  11:57

  海金山种牛场是翁旗较早种植水稻的地区之一,机械化作业程度相对较高。2012年,建成国家级万亩水稻机械化示范园区,通过自治区农牧业厅代表国家农业部的验收。其中东分场水稻种植采取统一品种、统一育秧、统一插秧、统一收割的工厂化运作模式,现有各类机械1600多台(件),用西拉沐沦河浑水浇灌稻田,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大米色泽光润、米粒饱满、味道甘甜、富含营养,在市场上形成了一定的口碑,旗域内外知名度很高。但是由于个体种植,分散经营,无法形成自主品牌,市场竞争力低,致使产品附加值较低,群众增产不增收。

  为了解决农牧工实际需求,海金山种牛场通过农垦系统向上级争取了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目。2014年初,海金山种牛场被农业部项目组确定为农产品质量追溯建设单位,成为赤峰市首家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建设单位(全区仅有4个项目建设单位),将利用3年的时间建成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2014年投入30万元,用于项目的软硬件建设、人员培训、宣传推广等工作。顺利完成水稻质量追溯项目实施方案制定、信息收集、档案建立、制度建设以及设备采购等前中期基础工作,并通过自治区专家组项目期中期验收。

  2015年1月31日,项目建设通过国家专家组项目期中期验收,并接受专家组提出验收意见和备忘录。海金山种牛场组织制度建设、硬件网络配置、系统定制应用、信息档案建立(如:加工包装、仓储、质检、原粮收购记录)、产品质量控制、项目资金使用等体系逐渐趋于完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基本建成。

  2015年4月16日,市农牧场科张秀芝科长及服务站人员陪同自治区农管局史永清科长到海金山种牛场检查督导项目建设改进工作,并按照专家组提出的改进意见一一进行检查督导,要求完成改进工作并形成改进工作报告,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做好项目建设各项工作。

  通过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的建设,带动海金山地区水稻生产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增强对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产业链各环节的控制力,同时还通过注册自主商标,创建绿色品牌,推出深加工、精包装系列产品,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增强海金山大米的市场竞争力。项目建成后,将使流入市场的大米能够查询到生产全过程,让消费者明明白白的消费、放放心心的购买,提高海金山大米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最终达到群众增收、致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