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贫困 精准发力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18.04.2016  21:17

聚焦贫困 精准发力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巴林右旗多措并举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2016年,巴林右旗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头号民生工程来抓,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体制机制,创新工作举措,聚焦贫困,精准发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年内,计划实现268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一是健全精准扶贫工作体制机制。 严格执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将脱贫攻坚工作列入旗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旗、苏木镇、嘎查村三级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参与、自上而下的组织领导体系。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建立了县处级领导干部及机关企事业单位基层工作联系点制度和干部驻村帮联工作制度,为实现脱贫攻坚“六精准”提供了强有力保障。紧紧抓住省级领导联系贫困旗县、国家民委定点扶贫和京蒙对口帮扶合作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凝聚脱贫攻坚合力。特别是,1月5日,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之后,自治区高院胡毅峰院长到巴林右旗调研指导工作,就2016年扶贫攻坚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旗委、政府迅速落实胡院长的指示精神,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引领市场、社会协调发力,努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突出抓好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工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打好基础,目前,全旗已识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846人。

二是深入实施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 坚持将“十个全覆盖”工程作为推进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和牵引工程,不断加大投入和工作力度,在工作部署上加大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覆盖,在工程设计上加强与脱贫攻坚重点工程整合融合,在产业培育上突出脱贫富民产业方向,使贫困地区在脱贫的同时,与其他地区一道走上产业变强、村庄变美、群众变富的小康之路。经过两年的努力,全旗已完成87%的行政村建设任务,今年将全面完成所有行政村和较大自然村的建设任务。

三是突出抓好优势特色产业脱贫。 创新扶贫开发模式,由偏重“输血”向注重“造血”转变,将发展生产作为脱贫的关键一招。启动实施农牧业“2862”工程,至2020年,全旗流转土地80万亩,成立农牧机合作社80个;发展经济林20万亩,建设肉驴养殖基地20处,发展肉驴20万头,发展特色种植20万亩,经济作物20万亩,人工种草20万亩,优质基础母畜200万头(只),其中:优质基础母羊185万只、优质基础母牛15万头。加大设施农牧业等优势特色产业向贫困地区的布局和覆盖力度,发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对贫困地区农牧业生产的辐射带动作用,培育贫困地区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和“一村一品”脱贫产业,让贫困农牧民在推进农牧业现代化进程中脱贫致富。年内,计划打造3家自治区级、4家市级龙头企业,完成巴林牛肉、巴林羊肉、巴林大米的品牌认证工作。大力实施金融扶贫富民工程,助力农牧业产业发展和农牧民脱贫致富,年内计划发放金融扶贫富民贷款1亿元。以右旗进入“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程试点旗”行列为契机,突出抓好电商扶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扶贫切入点。目前,全旗已建立1个旗级、54个嘎查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预计年内行政嘎查村电商服务站覆盖率将达90%以上,贫困人员在服务站购物日用品可享受100-3000元的零利润优惠政策,出售的农畜产品还可免费标注“此产品由贫困户提供,请优先购买”字样。

四是大力推进就业创业扶贫。 以就业为指导,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和贫困户教育培训提升工程,保证贫困家庭劳动力有一技之长、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强对贫困地区劳务输出的组织引导和扶持,加大农牧民培训和劳务输出力度,增加贫困家庭工资性收入。一季度,全旗共举办农牧民培训班4期,培训农牧民480人次;转移富余劳动力5900人,实现创收9000万元。

五是扎实推进易地搬迁脱贫和生态脱贫。 坚持“群众自愿、积极稳妥”的原则,加快实施易地搬迁脱贫工程,因地制宜选择搬迁安置方式,合理确定住房建设标准,完善搬迁后续扶持政策,确保搬迁对象稳定就业、稳定脱贫,做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年内,计划实施易地搬迁脱贫786人。对于重点生态功能区、不具备易地搬迁条件的贫困地区,大力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认真落实国家生态保护奖励机制,努力让贫困人口参与其中、得到实惠。依托地区自然资源禀赋,积极发展以农家乐、牧家乐为主的生态旅游产业,拓宽农牧民增收致富渠道,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六是加大教育、医疗脱贫和低收入兜底力度。 坚持把发展教育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认真执行各类教育费用减免、补助、资助政策,着力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决不让一个孩子因贫辍学、因贫失学。建立健全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新农合范围,推进大病保险向贫困人口倾斜,努力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加强扶贫政策与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等制度的有效衔接,将符合条件的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引导贫困人口参加养老保险,织牢兜住贫困地区民生底线的“安全网”。( 巴林右旗扶贫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