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妇联促进妇女创业就业举措新

08.12.2014  23:10
    2014年,赤峰市妇联在促进妇女创业就业方面渔捞新,成效明显。      一、推进巾帼家政服务工作。家政服务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领域。一是抓培训。选派8名管理人员参加自治区培训,一人当选自治区家政协会副会长,2人当选理事。各地妇联扶持家政基地开展培训。红山区配和家政基地办4期培训班,培训100余名家政服务员,宁城县培训500名。二是抓创新。市妇联通过项目支持松山区妇联建设“巾帼家政互助联盟”,以全市家政信息平台为龙头,整合一家网络公司和社区小家政公司300余家,形成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市场共享的互助联盟。目前已形成格局,明年将发挥实效。三是抓参观学经验。经市妇联联络,3个旗县区家政公司积极性高的去山东和锡盟家政公司取经。    二、推动居家灵活就业工作。妇女居家灵活就业是帮助农村牧区贫困妇女留守妇女剩余劳动力、城镇失业妇女、残疾妇女就业创业、增收致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一是在全市搞了调研摸底,形成调研报告,为开启下一步工作打下基础。二是开发确定一批有民族特色,带动妇女灵活就业,市场前景好的产业和基地为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基地。全市已确定24个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基地。三是整合资源,开展培训。市妇联在左旗挂牌成立“全市妇女笤帚苗子培训基地”,其他旗县区也依托本地基地开展培训,全市共培训妇女居家灵活就业人员2000余人,涉及刺绣、剪纸、民族服饰、手工制品制作、工艺雕刻、笤帚苗子制品等,妇女经过入门培训和技能提高培训,能够实现居家创收。四是组建队伍,开展展示和比赛。各地将经过培训的人员建立稳定队伍,喀旗、阿旗建立了妇女手工制品协会,阿旗、喀旗、克旗等开展妇女手工制品展示和大赛活动,为妇女手工制品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宁城县开展“小手工、小种养、小打工、小买卖”四小经济,居家灵活吸纳妇女就业创业增收致富成效显著。    三、促进女大学生就业工作。女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困扰百姓的社会热点问题。市妇联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下真功,出实招,坚决在这一难点问题搞突破。在全市两会期间,向两会代表委员发倡议,并统计为女大学生就业提供的岗位数,经过市旗县区妇联的共同努力,共有63家企业提供岗位1580个,涉及贸易、金融、房地产、建筑、教育、医药等多个专业,3月,市妇联与市人社局共同举办“赤峰市首届女大学生就业专场招聘会”,会上达成就业意向的有760人 ,有2400名女大学生参与此次招聘会,在规模和效益上创下了同类活动的新高。这不仅是市妇联在促进男女平等、维护妇女基本权利方面创造的新成绩,也为我市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思路。作为女大学生的“娘家人”,市妇联为女大学生就业撑起腰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