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擦亮“国家卫生城市”名片

27.03.2018  19:42

    3月25日一大早,赤峰市红山区红山洁城小广告清理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丁美英就开始忙碌起来。在西屯街道六西街社区,只见她开动高压蒸汽车,用几分钟就把单元门上的小广告清理干净了。如今在西屯街道,4个社区的12个网格里,每个网格里都有1名小广告清理员。“今年,赤峰迎来了新一轮国家卫生城复审,我们社会组织也要尽一份力!”服务中心负责人赵叶萍说,“政府3年前把清理小广告的活儿交给服务中心来做,清理效果真是立竿见影!”向社会组织购买环境卫生服务,是赤峰市的一个创举。自1995年荣获“国家卫生城市”荣誉称号以来,赤峰市坚持“一把扫帚扫到底”,让这张名片越擦越亮。

    基础设施建设让城区强筋壮骨,提升了赤峰的形象和品位。近几年,赤峰中心城区累计完成市政基础设施投资376亿元,建成区面积达到106平方公里,人口突破百万。自安居工程推进以来,全市共建保障性住房4863套,改造城市棚户区8.7万套、老旧小区640.3万平方米。李克强总理关注的铁南棚户区改造全面完成,7300户居民迁入新居。目前,赤峰高铁基本完成线下路基和桥梁工程,朝阳至赤峰天然气管道等一批大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总投资378亿元、总规模3.8万套的新一轮中心城区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工程已经启动;中环快速路、综合管廊、环城水系治理等一批工程正在全面推进。

    “智慧城管”给城市管理带来高效率。在红山区长青街上,城管信息采集员刘欣扬正在进行街面巡查。刘欣扬笑着说:“我的工作就是‘逛街’,专门找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巡街时,她发现一处雨箅子破损,马上通过手机终端将信息发回指挥中心的系统平台。系统第一时间安排市政排水所更换了雨箅子,不到半个小时,就把问题解决完毕。目前,赤峰中心城区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已覆盖中心城区60平方公里的建成区,监管事件包括7大类98小类,监管部件有7大类114小类。这个智慧城管系统,把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等多项城市管理工作做得井井有条。

    巩固“国家卫生城市”的创建成果,让百姓呼吸到新鲜空气、喝上干净水、吃上放心食品。5年来, 赤峰市累计投入大气污染综合整治资金106亿元。2017年,赤峰市在全区百万人口以上中心城市中,第一个实现PM2.5达标,大气污染防治走在自治区前列,优良天数达318天。目前,全市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水质达标率和安全保障达标率全部达到100%,百姓拧开龙头就能吃上放心水。去年,全市投资5000多万元,打造“明厨亮灶”工程,在食品生产单位安装适时监控系统,配备专职人员24小时对食品生产、流通等各环节进行监控,运用云计算中心的大数据存储功能,将餐饮单位的经营全过程进行数据存储,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保证了百姓舌尖上的安全。(记者 徐永升)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