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从农民手里抠钱,我不干

24.07.2015  11:24

  原标题:从农民手里抠钱,我不干

王洪正在给黄瓜苗吊蔓。记者 施佳丽 摄

  这两天,商都县七台镇鹿王街社区的温栓枝特别忙碌。一大早,她就在沙地里拔草、浇水、查看秧苗……“我这土豆都是有订单的,他帮着卖,钱还给得及时。”风吹起她的黄色头巾,温栓枝露出憨厚的笑容。

  顺着地垄往右拐,就是王洪家的大棚。红红黄黄的布条从棚顶垂下,王洪正弯腰给黄瓜苗吊蔓:“我们可信任他了,他让种黄瓜,那准能卖个好价钱。”

  这两位农民口中的他就是商都县鑫磊蔬菜专业合作社社长谷守江。他带领150名社员,辐射带动农户500户,摸索出了一条与市场接轨的农业发展之路。

  “当时看到那么多菜被扔在地里,我心疼呐。”1999年,商都县杜家村的蔬菜因客商减少而滞销,下岗工人谷守江打心眼里替农民着急。没市场,那就找市场!当时,他组建了一个6人小队,拉着4万斤西芹去了河南郑州。“这些菜一天就全卖完了,卖了2万多块。”第一次跑市场的经历,谷守江至今难忘。

  尝到甜头后,村里的很多年轻人开始张罗着跑市场卖本地菜。2002年,谷守江组织16人成立了鑫磊蔬菜经销部,每到7月,他们就分赴北京、河南、安徽等地推广蔬菜。

  “再好的菜,卖不出去也是白搭。”当年,村里种了3000亩大叶西芹,跟市场根本对接不上,80%的西芹还是烂在了地里。吃了这次亏后,谷守江开始指导农民选择有市场前景的蔬菜品种,市场也就越走越宽。2008年,鑫磊蔬菜专业合作社正式注册成立,社员从3个自然村发展到10个自然村,蔬菜订单蜂拥而至,大大激发了当地农民的种植热情。

  为了扩大规模,谷守江卖掉房产承包了1500亩旱地,又在地里打了14口机井,硬把这片旱地变成了水浇地。“农民愿意自己种的,可以低于市场价反租;不想种的,就由我来打理。”谷守江总觉得光自己富不行,还得让乡亲们一起富。很快,800亩地就反租出去了。谷守江告诉记者,社员只需种出符合品质的蔬菜,生产资料都可以从销售款里抵扣,产前、产中、产后都有专门的技术员指导。这样一来,社员的种植风险几乎为零。

  2013年,白菜市场行情下跌,谷守江坚持以高出市场价七八分的协议价收购白菜,心里一直惦记着不能让农民吃亏,多掏了一万多块钱。去年,客商以每亩2900元的保障价收购西芹,谷守江把200亩的订单全推介给了农民,急得合作社的种植管理员闫福彪大喊:“你这甚人啊,明眼人都知道行情不好,你还这么傻?”最后,他们只好低价出售合作社种植的西芹,少卖了将近40万元。“我们得向市场要钱。从农民手里抠钱,我不干!”这是常挂在谷守江嘴边的一句话。

  “我这辈子是离不开土坷垃了。”谷守江打趣道。从1999年下岗至今,谷守江已经跟这片土地和这里的农民打了16年交道。现在,只要他来到村里,村民就会放下手中的活儿,聚拢到他身边问长问短,或者硬拉他进家喝口水、吃点稀罕东西。最近,谷守江一直忙着申请“商都西芹”商标和建设电子商务平台。“我们和阿里巴巴都接洽得差不多了,以后大家就可以上网淘菜了。”一身土味的他眼里透着精明。(记者 皇甫美鲜 施佳丽 赵丹 见习记者 韩雪茹)

[责任编辑 李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