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中国·走基层·内蒙古篇】刘老汉美得很
07.05.2015 10:11
本文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原标题:刘老汉美得很
坐在村口,晒着太阳,刘老汉美得很。说起老村新貌,老人像是背台词,“现在,吃着自来水,做饭有煤气。老年活动室,村上文化站,闲时唱唱二人台。尤其是这四通八达的路,串门、走亲戚真方便。老村有新貌,灯明、路畅、水通、人旺。”
刘老汉是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万丰村村民,万丰村是个典型的“走西口”时代形成的农业村,有上百年历史,村民基本上是河北邢唐移民的后代。多年来,农民靠着二黄河的灌溉水源,繁衍生息。过去,万丰村是道路泥泞、污水横流的破旧村庄,没有路网、排水,村道没硬化。晴天黄土满天,雨天烂泥满地,村民出行不易。
去年4月,随着“十个全覆盖”的实施,街巷硬化、危房改造等十几项工程建设迅速开展。村内新建油路1560米,改造房屋28栋、危房6栋;安装路灯23盏;改造小广场3处。如今,走在万丰村中心的马路上,宽阔平坦,两侧民居房整齐漂亮。改造后的村庄美了,村民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
不仅如此,当地政府根据该村位于湿地公园景区的特殊地理位置,把万丰村作为发展乡村旅游品牌来抓,以河套文化为背景,以“走西口”民俗文化为核心,以美食休闲、生态农业、民俗风情和文化观光四大旅游产品为依托,倾力打造充分体现民俗特点的“西口村”。现在,农家乐餐馆、特产经销店、游人采摘园等特色经营项目已基本形成了一家一艺的格局。慕名而来的游客增多了,当地农民的腰包鼓了。
“以前种葵花、番茄,忙活一年,挣不了几个钱,儿子媳妇都外出打工了。如今,党和政府的为民政策好,修建公路、改造房屋、安装路灯,一年时间,村子变成新的了。不离本乡本土就能赚钱,儿子媳妇回来了。这不,儿子刚来电话说,采摘园来了客人,要我回去。”刘老汉说罢,匆匆走了。(记者苏海峰)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本文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07.05.2015 10:11
我院召开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会议
2020年2月25日,社科院
内蒙古社科院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在坚决打赢新冠病毒肺炎防控的关键时期,社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