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转改大赛】“幸福来得太突然了!”

24.12.2014  10:04

  原标题:“幸福来得太突然了!”

  12月19日,通辽市奈曼旗沙日浩来镇的单身汉王福良家来了一支工作队。工作队没有空着手来,队长金万顺带着人送来了3万块砖和20根檩木,给王福良盖羊圈用。放了半辈子羊的王福良终于要有个像样的羊圈了,他不住地感概:“幸福来得太突然了!”

  在通辽市奈曼旗,1748名党员干部组成了364支工作队,他们深入到全旗大小村落、街道社区,与群众同劳作、唠家常、解难题,与乡村干部一起出主意、惠民生、谋发展。村民们称他们为永不走的工作队。

  “工作队来到我们村后,听我整整唠叨了一上午,家长里短说了个遍,我心头的难事儿他们都记在了心上。”奈曼旗六号农场的农民孙跃林说,这个工作队不是玩“花拳绣腿”,是真真儿地要帮农民解决困难。

  花甲之年的孙跃林生活很艰难。儿子和媳妇离婚后都外出打工了,家里除了体弱多病的老伴儿,还有两个正在上学的孙女。今年春天,孙跃林被确诊为癌症晚期,这对本就经济拮据的这个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我这条老命已经无所谓了,但没钱供孩子念书我死也不能瞑目啊!”驻村工作队队长郝建波听着孙跃林绝望的话语,内心无法平静。他当场决定:自己出钱让两个孩子继续读书。现在,孙跃林的孙女都已继续上学,学校还免去了她们3年的学费。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打造永不走的工作队,除了给予联系村、联系户资金、物资上的支持外,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打基础、谋长远上。

  白音塔拉苏木希勃图村是贫困村,全村一半面积是沙地。如何在沙岗地上脱贫致富?工作队挨家挨户了解了群众发展意愿后,精心绘制了一份《土地利用分布图》:全村4.3万亩土地,根据土质、地势、水利条件等被分成11部分,重点发展沙地水稻、优质牧草、沙地林果等六大主导产业。村民和村干部们都眼前一亮,大家说,这发展思路清晰了,接下来就好干了。

  在八仙筒镇的水稻种植专业村乌兰章古村,驻村工作队着力解决村里种植品种单一,技术落后的问题,把大量的精力放在组建水稻种植合作社上,还给每户村民制定了5年发展规划。

  截至目前,全旗364支工作队已走访农户3.51万户,征求群众意见建议936个,化解基层矛盾636件,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3889个。(记者 胡芳 通讯员 刘松涛)

[责任编辑 哈丽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