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镜头】走进鄂尔多斯 伊金霍洛:为设施农业撑起保护伞
中国气象报通讯员闫素华 李明昊 马玉峰 “气象预警对我们太重要了,老百姓都特别认可!”9月18日,“绿镜头.发现中国”记者走进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红庆河镇副镇长杨军说起气象对设施农业的作用,称赞不已。
伊金霍洛旗是一个以工业和旅游业为主的旗,农业所占比例较小,设施农业起步较晚。“正因为伊金霍洛旗设施农业起步晚,基础比较薄弱,经验不足,抵御气象灾害的能力不强,气象信息对设施农业种植户来说才更加重要。”伊金霍洛旗气象局局长白利云说。
针对设施农业的特点,旗气象局从需求出发,开展“直通式”服务。通过电话、手机短信等及时发布气象信息,为农户提供旬、月气候趋势预测等多项服务产品,指导趋利避害增产增收,特别关注大风、冰雹、连阴雨天等对设施农业影响较大的天气,确保气象信息第一时间传到农户手中。
红庆河镇博业设施农业园区是伊金霍洛旗最大的设施农业基地,建有蔬菜大棚500座。从2009年建园伊始,当地气象部门就全程开始了保障服务。走进园区,滚动播放天气预报的电子显示屏十分显眼。“气象局的人经常来园区发放科普材料,挂科普展板,给我们普及科普知识,2012年还给我们捐赠了100套温湿度仪,指导我们利用气象信息科学种植。”园区负责人狄成祥说,“现在,只要有影响大棚的天气,我们就会收到预警信息,提前采取防御措施。遇有紧急情况,半夜都会收到短信。”
至今,狄成祥对3年前的一次大风天气仍记忆犹新,“那次大风非常大,把坚固的彩钢瓦房都吹倒了,有一家养殖户被砸死了5头牛。我们提前收到了预警,立即组织加固大棚。”因气象预警及时,应急响应得力,园区没有受到大风的破坏。“就因为一条气象短信,我们那次避免了至少500万的损失。”
气象服务同样延伸到灾后。为分担农户风险,当地政府组织98%的种植户投保了农业保险。气象部门积极参与,一方面做好预报预警服务,降低气象灾害风险,另一方面在灾后理赔定损方面,积极为农户服务。
今年7月28日下午,伊金霍洛旗出现冰雹、暴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气象部门提前通过手机、电子显示屏等发布了预警信息,提示农户做好防范,并做好了防雹作业的准备。但因灾害性天气出现时空域紧张,丧失了防雹作业的时机。灾情发生后,旗气象部门立即组织开展入户调查,核查受灾情况,三天后,一份科学、全面的评估报告就已经上报政府和民政部门,以帮助受损农户尽快领到补偿。“气象部门对设施农业的服务和理赔定损方面,积极主动,不遗余力。”杨军说:“我们都十分感谢他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