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府足球充满活力 呼和浩特身边球场不再是梦
原标题:首府足球充满活力 身边球场不再是梦
足球从娃娃抓起
全国第一批44个校园足球布点城市之一——呼和浩特市,在队伍培养、活动开展、场地建设、运动普及、比赛成绩、职业化探索、赛事档次和球迷数量等方面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成为了自治区足球运动的“领头羊”和标杆。呼和浩特市目前已经建成30片笼式足球场,职业足球、业余足球、校园足球等都开展得有声有色。
建设身边足球场
截至目前,呼和浩特市已建成笼式足球场30片,年内计划建成50片;已建成足球馆5个,年内计划建成10个。
今年,呼和浩特市还将加快对足球训练场和市级足球训练基地选址建设工作,改造呼和浩特市人民体育场,成为市中心的标准活动场地和U13足球队训练基地;重点建设占地200亩左右、可容纳150人进行训练的自治区级足球训练基地;同时,还将在各旗县区建设市级足球基地,规划建设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将5人制、7人制、笼式足球场地纳入公园、社区和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选择适宜的区域新建6块以上不同档次和规模的足球场地;此外,将采取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方式,从政策和资金上对学校进行支持补贴,鼓励条件许可的学校利用休息日和适宜时段向社会开放足球场,力争每年开放20所学校足球场。
另外,呼和浩特市投入2300万元维修改造了呼和浩特中优队主赛场呼和浩特体育场,新建了球队训练场赛罕区民族中学足球场。呼和浩特体育场相关负责人韩玉林介绍:“为了迎接今年的中甲联赛,体育场自2月份开始就对软硬件设施进行了全面维修改造,第一场主场比赛的赛前准备工作已接近尾声。现在,等待场地四周的LED广告屏和灯光设施安装,因为今年有6场夜场赛,我们会尽快完成安装工作。”
各级联赛遍地开花
市长杯、区长杯、校长杯、职工联赛、社区联赛……各级联赛在呼和浩特市遍地开花。
据了解,呼和浩特市现有社会各界足球爱好者组成的70余支业余队伍共2000余人,常年活跃在各类业余赛事活动中。呼和浩特市今年将在条件较好的社区开展试点工作,试点社区足球场节假日和业余时间向社会开放,为更多的足球爱好者提供场地,同时选派教练员进社区,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有一定基础的社区进行足球方面的专业指导,教与学相结合,学与赛相结合,举办和开展2对2、3对3和5人制足球活动,将社区打造成为开展足球运动的重要阵地。
在推动各级联赛发展的基础上,呼和浩特市还将从加快研究校园足球、业余足球球员、球队注册和转会制度,设计球员、球队管理平台等方面入手,通过规范联赛赛制,制定合理赛程促进校园联赛和业余联赛各项比赛的规范、有序发展;同时,将举办由9个旗县区代表队参加的呼和浩特市地区联赛和代表呼和浩特市足球最高水平的呼和浩特市冠军杯赛,进一步完善联赛体系。
完善人才培训体系
呼和浩特市现有足球教练员90余人,其中职业足球教练员1人,拥有中国足协A级教练员资格1人,B级教练员资格3人,C级教练员资格5人,D级教练员资格25人;持有足球裁判员证书41人,其中国家级裁判员12人,一级裁判员17人,二级裁判员12人。
为了进一步完善足球人才培养、引进、考核评价体系,呼和浩特市将建立激励机制、监督机制、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加大队伍培训力度,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学习足球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不断提高教练员、裁判员队伍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引进区内外高层次教练员,为呼和浩特市半职业足球队执教;定期选派优秀教练员到足球发达地区接受培训,为实现足球发展目标提供人才支撑。
此外,呼和浩特市举办了多期足球教练员培训班和校园足球研讨班,以期能迅速培养一批有知识、有技能、有经验的足球教练员和裁判员,快速填补足球教练员、裁判员缺口;通过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卡住教练员持证上岗的出口,探索建立呼和浩特市足球教练员等级资格制,最终达到提高全市教练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教能力的目的;今后每年将举办3期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使100名左右足球教练员持有中国足球D级教练员证书;在教师招考中,专门拿出80个名额,招收中小学足球教师,确保明年实现足球布局试点学校至少配有一名足球教师。
探索足球产业发展之路
足球作为“世界第一运动”,其产业链条长,影响力深远。推动足球事业、产业发展,离不开政府的主导,更离不开市场的开发、运营。目前,呼和浩特市的足球产业基础薄弱,发展缓慢,应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探索有地域特色的足球产业发展之路。
呼和浩特市将积极探索足球体制改革和顶层政策设计,建立符合呼和浩特市足球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将鼓励、支持更多的社会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足球活动,进一步提高城市足球的普及率,营造更为浓厚的城市足球氛围,努力打造本土足球文化,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青城足球文化。另外,呼和浩特市还将通过举办草原足球文化周活动,作为发展足球文化的尝试和开始;同时,大力开发足球竞赛表演市场,引进和举办高水平的足球赛事,通过大型足球赛事活动的举办,以赛带市,充分调动市场各方积极性,形成良好的足球产业氛围,带动体育产业发展。(记者 牛天甲)
[责任编辑 李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