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求进“双过半” 跑出发展加速度——呼和浩特市上半年经济指标增势良好

06.08.2021  16:03


位于和林格尔新区的中国电信云计算内蒙古信息园。


  市民在玉泉区大数据应用产业基地参观体验。


  暖心为民,医务人员开展社区义诊活动。


  呼和浩特市推行鸿雁悦读计划。


  便捷的呼和浩特地铁。


  大青山玛雅图森林公园。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年。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及市委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从高精尖产业到教育医疗配套,从项目加快建设到城市品质提升,首府每一步都高标准谋划,以此推动一个个重大项目落地和高质量建设。全市经济运行持续向好,民生福祉稳步增进。

  今年上半年,首府主要经济指标增势良好,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好于年初预期,实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财政账本中民生底色更加厚实,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加充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上半年,呼和浩特市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建设发展理念,推动首府从地上到地下、从颜值到内涵大幅度转变提升,城市建设重大项目开工率达到96.98%,努力打造市民居住更舒适、出行更便捷,城市环境更优美、空气更清新、管理更智慧的美丽草原都市;全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三农”工作紧紧围绕“以乳业为核心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和“八个百万”生态农牧业板块建设全面推开,各项重点工作顺利进行,农牧业收入持续增加,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经济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要经济指标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总体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交上亮丽成绩单。

  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539亿,同比增长10.2%,总量和增速均排名全区第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增速排名全区第五;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5.6%,增速排名全区第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97.1亿元,同比增长15.9%,总量和增速均排名全区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4亿元,同比增长13.4%,总量排名全区第二;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为25941元,同比增长10.2%,总量排名全区第三;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为9156元,同比增长13.7%。总体来看,上半年,全市7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明显,全部高于年初预定目标,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进一步传递了“”的积极信号,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奠定良好基础。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做精做特一产,大力推进10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建设进度领先其他盟市;以“为养而种”思路,实施杂粮、林果、生猪等8个“百万级”生态特色农牧业板块建设,相关工作已全面铺开。做大做强二产,乳产业、现代能源、生物医药等集群加快培育,出台了《乳业开发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步伐加快,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80.1%,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25.3%,较去年同期提升6.3个百分点;不断优化园区布局,11个工业园区和3个物流园区整合为 5个,逐一明确主导产业。做优做新三产,以文化旅游、金融、线上消费等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增势强劲。

   民生支出达118.4亿元 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俱增

  上半年,呼和浩特市民生支出达118.4亿元,同比增加12.76亿元,增长12%,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加充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坚持兜牢社会保障底线,让群众充分就业、生活稳定。上半年,全市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3.77亿元,同比增加3.79亿元,增长18.97%。一是加强就业创业保障,拨付下达各类就业补助资金1.69亿元,惠及社区志愿者、公益性岗位人员、中小企业储备高校毕业生、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人员1.32万人;二是稳步合理提高困难群众社会救助水平,将每人每月城市低保保障标准由2020年的755元提高到790元,农村低保保障标准由542元提高到575元,农村特困人员分散供养标准由705元提高到748元,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特困人员照料护理标准由1066元提高到1144元。上半年,全市拨付困难群众补助资金5.26亿元,惠及13.74万人;三是按时拨付社保基金,上半年全市失业保险基金支出3.26亿元,累计6.3万人次享受;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93亿元,惠及22.32万人。

  上半年,全市医疗卫生支出7.37亿元。以最快速度拨付新冠肺炎防控经费1.18亿元,投入2.49亿元用于疫苗免费接种。实施基本药物零差价,拨付公立医院资金2.09亿元,让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加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投入力度,拨付资金2.31亿元,免费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健康档案、传染病防治、儿童健康管理、老年人及孕产妇保健等服务。充分发挥医保体系效用,上半年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11.7亿元,惠及57.72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3.68亿元,惠及154.38万人;工伤保险基金支出4646万元,惠及899人。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上半年全市教育支出累计19.04亿元,同比增加2.9亿元,增长17.92%。促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拨付城乡学校生均经费和困难学生补助3.05亿元,保障28万名学生享受义务教育,安排0.67亿元改善办学条件。健全完善高中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拨付普通高中生均经费2.12亿元,补助5.4万名学生,减轻群众教育负担。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拨付中职学生“两免”资金、助学金、国家奖学金补助等1.1亿元,帮助2.4万名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拨付0.49亿元用于实施现代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支持学前教育加快发展,拨付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生均补助2297万元,下达3034万元建设幼儿园,逐步解决入园难问题。保障学校建设。拨付中央民大附中呼和浩特分校、呼和浩特市第三十中学建设、呼和浩特市第十四中学校舍改造重建资金2.28亿元。

  为解决好“三农”问题,呼和浩特市上半年下达各级财政支农资金15.01亿元,其中农业资金9.56亿元、扶贫与乡村振兴衔接资金4.2亿元、水利资金0.72亿元、农村综合改革资金0.53亿元。重点投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3.02亿元、耕地轮作资金0.75亿元,改善耕地质量,确保粮食安全;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5.84亿元,落实建设任务51.2万亩。上半年全市财政通过“一卡通”发放惠农补贴6.7亿元,包括9个领域53类68项补贴资金,惠及152.6万人次。

  加大对民生事项的投入,上半年全市城乡社区、环保、公共交通等支出49.01亿元,同比增加8.4亿元,增长20.69%。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下达老旧小区改造资金5.34亿元。解决群众“心肺之患”,安排燃煤散烧综合治理资金4.1亿元,投入生态环保资金11.74亿元,用于林草保护、垃圾分类、污水处理、大气土壤污染防治等。拨付3.93亿元用于市政设施、园林绿化、街景花坛、口袋公园建设等。上半年拨付文化旅游体育项目资金1.05亿元,用于公共文化、文物保护、体育场馆免费开放等。投入4.6亿元用于城市主次干道、小街巷改扩建,投入公交、地铁运营补贴资金6.6亿元,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提升生活品质。

  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拨付6.98亿元用于返还大商城项目2352名业主的商铺投资本金。履约践诺,兑付企业优惠政策资金6.9亿元。拨付1.22亿元回购公路经营权,取消桃花、南园子、水磨收费站;拨付4445万元用于城环公司退还12万张公共自行车卡押金;安排不动产登记工作经费4905万元,增加便民服务窗口,推动解决房地产遗留问题。

   418项城建重点项目开工 开工率达到96.98%

  按照“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城市建设工作思路,2021年,呼和浩特市计划投资约573亿元,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园林绿化工程、出行便利工程、居住环境提升工程、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特色街区改造工程以及智慧城市建设工程7大类431项城市建设重点项目。截至7月26日,首府城建重点项目已累计开工建设418项,开工率达到96.98%。

  重点推进道路工程、垃圾处理设施以及水电气暖管网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实施63条市政道路工程,进一步优化城市路网结构,完善毫沁营、保全庄等城市空白区域路网配套,现已开工建设51条,开工率81%。计划投入建成餐厨、污泥、医疗等垃圾处理设施8项,建成后可有效提升垃圾处理能力,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现已开工建设7项,开工率88%。计划实施64公里供热管网互联互通工程,逐步实现全市供热“一张网”格局,不断提高供热效率和供热水平,现已完工14.2公里,完工率22%。计划实施36.4公里老旧燃气管网更新改造,实现全市老旧燃气管网“清零”,全面保障城市供气安全,现已完工22公里,完工率60%。

  落实“300米见绿、500米入园”,全面提升园林绿化水平。重点推进公园绿地、景观花坛、口袋公园和城市绿道等园林绿化设施建设。计划实施137处口袋社区公园建设,不断增加城市休闲娱乐场所数量,提升市民居住环境,现已建成112处,完工率82%。计划实施220公里城市绿道工程,逐步构建城市区域完整生态廊道,现已完工147公里,完工率67%。计划打通31条城市“断头路”,提高道路的通达性,现已开工27条,开工率87%。计划改造39条背街小巷,现已全部开工,完工13条,完工率33%。计划在学校周边建设5座人行过街天桥,保障师生过街安全,现已全部开工。计划实施26处城区主要积水点改造,现已改造25处。

  计划实施333个老旧小区改造,涉及1309栋楼5.4万户居民,建筑面积约466.37万平方米,改造后可全面提升居民居住环境和生活水平,现已全部开工,改造完成138个小区,完工率41%。大学生安居家园一期工程全面开工,顺利推进。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全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从严推进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持续加大生态环境监测监管执法力度,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生态环境指标稳中趋好。1-6月,在发生22天沙尘天气(去年同期10天)的情况下,全市优良天数合计150天,达标率为82.9%,同比增加19天。水环境质量六项污染物同比全部下降并全部达标;1-6月,5个国控断面中,3个断面(喇嘛湾断面、万家寨断面、浑河入黄口断面)水质达到Ⅱ类标准;“大入黄”断面水质从去年的Ⅴ类提升至IV类;“三分闸前”断面水质持续改善(1、2、3、4、5月份为Ⅴ类及以下,6月份为IV类)。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继续保持100%。

  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安全利用率100%。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8%以上,位居全区前列。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到99.8%,危险废物处理利用率达到100%。持续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植被监测优良点位数持续增加,生态质量持续改善。

  实施“十一大行动”,打造美丽首府。一是碳达峰、碳中和夯基行动。积极推进碳排放权交易,12家电力企业纳入国家碳排放市场管理。《呼和浩特市碳达峰行动方案》《呼和浩特市“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温室气体排放清单(2017-2020年)》已完成编制工作量的60%;二是居民取暖清洁化改造行动。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内剩余6.35万户(57个村)居民取暖清洁化改造积极推进,截至6月30日,已完成工程量的40%,8月底前将全部完工;三是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百日攻坚行动。组成9个专项排查工作组,对全市生态环境隐患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排查,共排查出6个方面23个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了71条整改措施,制定了《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百日攻坚行动方案》,利用从6月1日到9月10日的一百天时间,全力推进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全部整改解决到位;四是春季秸秆禁烧专项行动。采取“卫星+无人机+人工巡查+宣传动员”四位一体管控方式,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246人(次),核实秸秆焚烧火点34个,较上年同期减少72个;五是夏季颗粒物和VOC协同治理专项行动。印发了《关于加强高温月份臭氧污染临时管控的通知》,围绕工业企业、建筑领域、餐饮业等6个方面出台16项临时管控措施,对97家产生挥发性有机物企业(加油站)开展逐一排查,对23家油气回收设施泄露、未安装回收治理设施的企业下达了限期整改通知书;六是扬尘管控专项行动。监督15家矿山企业和70家企业完善治理设施并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严格落实建筑工地“六个百分百”污染防控措施,建成了施工工地扬尘视频监管平台,实行建筑工地“四定一包”责任制,推行建筑工地高围挡作业,全市降尘点降尘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8.6%;七是大黑河水体达标专项排查整治行动。成立了专项领导小组,市水务局、生态环境局分别成立了专项清查小组、监测小组,完成清查60余次,整改问题近30个。印发了《大黑河流域水体达标整改实施方案》,提出了23项整改措施,其中10项措施落实到位,剩余13项正在扎实推进;八是污水处理提标改造专项行动。实行专人负责、专班推进、驻场监督,全力推进污水处理和流域水环境治理工程。海流水库生态净化(一期)工程、大黑河托克托县段生态净化工程、小黑河流域综合治理、金山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班定营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扎实推进,10月底前全部完成;九是中央、自治区重点关注问题整改专项行动。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18个问题已全部销号。2018年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的21个问题已销号20项,剩余1项(采暖季大气污染问题突出)销号材料已报送至生态环境厅等待销号。自治区环保督察反馈的47个问题中完成整改37个,剩余10个正在按序时进度推进;十是黄河流域固体废物倾倒排查专项行动。聚焦沿黄干流及部分支流,对两岸10公里范围内的固体废物堆放、贮存、倾倒情况开展地毯式排查,按照堆存量,分别实施立查立改、限期整改,2022年4月1日前将实现沿黄流域固体废弃物规范化管理,切实保障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安全;十一是打击生态环境违法问题专项行动。围绕环评执行情况、混凝土搅拌站、“散乱污”企业、自然保护区4个领域,加大执法力度,实施行政处罚100件,清理新发现“散乱污”企业30家。

  农牧业生产稳中有进 农牧民收入不断增加

  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三农”工作紧紧围绕“以乳业为核心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和“八个百万”生态农牧业板块建设全面推开,各项重点工作顺利进行,全市农牧业生产稳中有进,农牧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今年,呼和浩特市农作物总播面积稳定、结构优化,有望再获丰收。农作物总播面积670.76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经济作物93.57万亩,同比增加3.45万亩,增长3.83%。服务于养殖业发展的配套饲草料基地近125万亩。目前农作物长势喜人。

  畜牧业生产形势稳定,奶业养殖平稳上升。上半年全市牲畜总存栏390万头只,较年初增加77万头。奶牛存栏31.5万头,同比增长4%;鲜奶产量70万吨,同比增长3.5%。奶羊存栏4万只,同比增长50%。生猪存栏43万头,出栏26万头,同比增长11%。除禽类外,肉牛、肉羊出栏量均有所增加,肉类产量4.9万吨,同比增长6%。畜产品产值29.65亿元,同比增长9%。

  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销售收入增速稳定。市级以上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87家,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95家,实现销售收入1020亿元,同比增长8.6%。预计今年农畜产品加工业与农牧业总产值比达到1.8∶1,主要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1%。上半年一产增加值同比增长4.9%,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9156元,同比增长13.7%。

  以乳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政策保障有力。制定出台《呼和浩特市打造以乳业为核心的绿色食品加工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中国乳都”十四五建设规划》等一系列方案、规划。以乳业发展为牵引,“中国乳都”向“世界乳都”迈进。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蒙牛中国乳业产业园项目强力推进,两大项目达产后鲜奶日加工处理能力将达到1.6万吨。奶源基地建设同步加快。全市147个已建成奶牛养殖场运行平稳,日产鲜奶4500吨左右;在建千头以上大型奶牛养殖场16个,全部建成后奶牛存栏将增加15.8万头,日鲜奶产量增加2300吨。实施饲草保障能力提升工程,苜蓿草、燕麦草等优质牧草种植面积达到25.77万亩。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为牧场配套优质饲草料基地,未来三年配套饲草料基地将达到150万亩。

  其他产业链重点项目带动有力,延伸拓展。生猪产业链:各类生猪养殖、加工龙头企业45家。正大公司百万头生猪屠宰厂和10万吨肉制品加工厂主体工程完工;和林县启动3个10万头养殖园区建设,1个已开工;武川县二份子乡种猪场项目已开工。玉米产业链:各类玉米种植、加工龙头企业现有49家,玉米种植面积366.83万亩。阜丰公司氨基酸母液资源化利用项目正在办理环评手续和前期施工准备;蒙特利尔公司已建成20万吨新型微生物生态肥料生产线。马铃薯产业链:各类马铃薯种植、加工龙头企业23家,马铃薯种植面积70.91万亩。华欧淀粉公司1千吨马铃薯汁水提取蛋白粉生产线项目主体工程正在建设;薯元康公司1万吨马铃薯淀粉加工项目地下部分基本完工。旱作杂粮、油料产业链:各类杂粮、油料种植加工龙头企业现有18家,杂粮、油料种植面积147.66万亩。燕谷坊燕麦片和燕麦油生产线安装完毕;蒙清2万吨杂粮面粉项目即将入驻清水河县绿色产业园区。肉牛、肉羊、肉驴产业链:养殖加工龙头企业45家,牛羊驴等存栏315万头只。康新牧场牛肉制品深加工项目进入试运行阶段;侩牛有限公司数字交易平台线上支付、线上签约及身份认证通道已开通,5000头智慧化肉牛养殖场即将开工。

  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推动以高效节水为核心的高标准农田建设。2019年以来建设高标准农田100.2万亩,全市近10年累计实施各类农田基础设施改造277万亩。目前,2019年24万亩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通过竣工验收,完成上图入库;2020年25万亩建设任务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6%;2021年51.2万亩建设任务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0%。2020-2021年建设任务将于11月底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进度位居全区前列。(记者 郑学良 呼和浩特日报记者 刘军 云艳芳)


  美丽的敕勒川草原。

 

  赛罕区金河镇前白庙村蔬菜大棚。

 
  赛罕区八拜村千亩辣椒示范种植基地。


   小学生参观玉泉区地震科普馆。


   呼和浩特全民健身中心游泳馆。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
库布其沙漠实现绿富同兴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库布其沙漠作为我国新华网
全球连线 | 库布其光伏治沙助力中国“双碳”目标
  库布其沙漠,过去的“死亡之海”。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