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连浩特市工商局打造特色跨国维权渠道营造良好口岸消费环境
近年来,随着中蒙两国边境贸易日益繁荣,双方人员往来频繁,在二连市创业消费的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蒙古国客商,保护对方国家客商的合法权益显得尤为重要,特别在二连浩特市正式成为国家开发开放试验区的背景下,深化中蒙交流合作、积极构建国际维权体系十分必要。二连浩特市工商局和市消费者协会紧紧抓住这一契机,大胆实践,积极探索,把创新国际消费维权机制作为重要使命,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国际维权建设之路,为提升二连口岸在蒙古国的影响力和扩大对蒙出口做出了努力。目前,主要通过3个渠道受理解决跨国消费纠纷。
一是通过现场受理渠道。 针对中蒙两国语言上的差异,该局专门在以往12315自助受理平台的基础上,增加了蒙语受理频道,极大的方便了蒙古国消费者进行举报投诉。同时,还在12315大厅专门配备蒙汉兼通工作人员进行值守,大幅提升工作效能。并在口岸联检通道、各大商场、超市、路口设置中、蒙、斯拉夫三种文字的消费投诉提示牌,提高在蒙古国客商中的知晓率。
二是通过业务协作渠道。 注重与蒙古国维权组织的联系合作,经常进行工作磋商。与蒙古国乌兰巴托市消费者协会签订了《中蒙消费维权合作框架协议》,和蒙古国公平竞争与消费者保护局签订了《谅解备忘录》,在加强消费维权、保护公平竞争、完善异地投诉处理机制方面达成共识。目前,蒙古国消费者可以将相关纠纷通过其公平竞争与消费者保护局驻扎门乌德办事处转交该局进行处理。
三是通过外事转交渠道。 在建立的跨国投诉异地处理机制中,双方约定,在符合外事工作纪律的前提下,蒙古国消费者可以将消费纠纷提交至蒙古国驻二连浩特市领事馆,然后再通过外事部门将提交到蒙古国领事馆的纠纷案件转交到该局,进行登记、备案,并及时处理,切实为蒙古国消费者排忧解难。
以上措施的实施,使二连市跨国维权工作成效明显。“十二五”期间,共受理解决蒙古国消费者投诉142起,解决率为100%,挽回经济损失73.3万元。其中,受理解决通过蒙古国维权组织机构及驻二连浩特市领事馆转交案件共计28起,呈逐年递增趋势。(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