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的“温馨之家”——探访第十届民族运动会运动员村
吃好、休息好,才能以最佳的状态投入比赛。对于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这样的大型赛事,如何保障运动员们的吃与住至关重要。为此,笔者探访了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运动员村”。
运动员村位于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距市体育中心约10分钟车程,距东胜、康巴什新区各比赛场馆车程均在30分钟以内,距飞机场、火车站和汽车站车程在40分钟以内。东康快速路、荣乌高速和包茂高速从西北南三侧纵跨而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配套齐全环境清幽
运动员村分为A、B两区,总占地面积56万平方米,地上建筑总面积53万平方米,住宅楼面积40.6万平方米,配套服务用房7.2万平方米,房间总计6452个,可容纳约15000人。其中,A区10栋楼2945个房间;B区(南)8栋楼2424个房间;B区(北)4栋楼1083个房间。A、B两区之间连通,以公共绿地、文化广场及生态停车场相隔。村内配建运动员停车场2处、社会停车场1处,总占地面积6.8万平方米。文化广场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设置商业步行街,面积约0.8万平方米。运动员村绿化率达40%,点、线、面结合形成系统的绿地环境,公共空间运动元素与人文环境浑然一体,形成56个民族团结喜迎盛会的美景。拥有完备市政配套设施的运动员村为各代表团提供住宿、餐饮、医疗、商业、文化和交通等服务。
住宿清雅温馨贴心
能不能有个良好的休息环境,是运动员们在比赛之外最关心的事。进入住宅区,不远处矗立着一个温馨提示牌,上面标识着整个运动员村的布局。笔者随机走进运动员村A区一间住宅楼一探究竟。
推开房门,40多平方米的房间,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宽敞的客厅,明亮的窗户旁边摆放着一张学习桌,桌上温馨的台灯,桌边围放着两把椅子,墙上挂着液晶电视,客厅角落摆放着落地式衣架。
沿着客厅进去,有两个房间,一个房间两张整齐的床铺,紧挨着的是洗漱间,洗漱间内牙具等用品一应俱全,淋浴24小时热水可供运动员随时使用。
据介绍,运动员村为运动员、教练员和领队、随团记者及其他团部人员等入住人员提供相当于三星级标准的住宿服务,运动员村A区和B区18栋楼拟安排33个代表团来宾约8200人入住,房间分为一室一厅、两室一厅2种户型,面积为45-65平方米。每栋楼首层设立服务分台,楼上若干服务室,提供咨询服务。为各代表团配备工作间、储物间,用于会议办公和比赛器具的存放。同时,住客有任何问题和需要,都可以随时给服务室打电话,他们将会在第一时间提供最贴心周到优质的服务。
参观完运动员公寓,已经接近中午12点,笔者跟随工作人员来到餐厅。一进餐厅大门,就看到告示板上贴着自助餐食谱。笔者注意到,每天的菜品达数十种之多,有荤有素,有汤,有水果,搭配可谓营养科学。一字排开的自助餐区里,菜品色香味俱全。
据介绍,运动员村就餐采取自助餐形式,共有三个餐厅供代表团来宾就近用餐,A区中餐厅四层16000平方米设餐位约3800个,B区中餐厅四层18000平方米设餐位4800个,清真餐厅一层约4000平方米设餐位约1300个。菜单设计上,体现了多菜系包容兼备、本地菜尽量融入的理念,突出本地特色,兼顾各少数民族口味,菜单经专家组反复论证后通过。此外,尽量将饮食习惯类似的代表团安排在同一楼层,各楼层在统一菜谱的基础上进行微调,增加一些各地区特色菜,为代表团提供个性化的餐饮服务。供餐时间上,各餐厅根据赛事安排弹性供餐,解决运动员因参加比赛而不能按时就餐的问题,并按需要安排夜宵。三个餐厅分别由不同的运营商独立管理运行,运营商通过严格的招标程序确定,具有丰富的餐饮运营管理经验,特别是清真餐厅的中标方内蒙古饭店专门聘请了一支优秀、专业的餐饮服务团队加入到运营队伍中,该团队曾为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南京青奥会提供过餐饮服务,具有丰富的大型活动餐饮保障经验。
运动员村入住人员多、出行时间集中,在高峰时段容易出现排队、拥挤等问题,为此制定了周密的就餐分流方案、电梯管理措施。就餐管理方面,首先采取多设入口、出入分离的措施,提高通行能力,防止出现拥堵;其次就餐区域按楼层划分,每个楼层指定几个代表团用餐,按指定出入口通行,起到直接分流的效果;最后安排对口接待单位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进行专人引领服务,使用餐更加顺畅、有序。
为了确保比赛期间运动员的身体健康,运动员村在食品安全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尤其是对重点供餐单位采购的食品及原材料进行监督检查,从源头把控,做到100%可追溯。同时,加大厨房卫生、餐具洗消等每一个环节的监管,切实做到食品安全全过程监控、全方位监管。
服务周到商娱丰富
运动员村内设置交通指挥调度中心,为各代表团提供1辆货车运载比赛器具,2辆中巴车,3辆轿车,再按照代表团人数的50%配备大巴车。在比赛期间,从运动员村到各个赛区及比赛场馆安排公交运营、出租车,保障运动员、教练员及随团工作人员的比赛、工作和日常出行需求。
为了保证运动员的身体健康,特别抽调了医护工作人员组建医疗组进驻运动员村。在A区设立医疗保健服务中心,面积约0.05万平方米,配备医务人员、常规急救设备药品和救护车等,提供常规医疗保障、蒙医药康复理疗和紧急医疗救护等服务。
除了贴心周到的医疗服务,运动员村还有一套严密的安保措施——
进入运动员村,要在大门安检口出示组委会授权的相关证件,并检查背包、过安检门。要想进入每一栋宿舍楼还要再次出示相关证件。而且,每栋宿舍楼楼下,都有公安民警保障运动员安全。
运动员村内特别设立茶吧、书吧、书画展、文体活动中心2处、个人收藏展馆、电影放映厅、网吧、清吧、游戏厅、书画厅、书报阅览室等服务场所,并安排一系列的室外文化活动,包括流动电影放映、流动博物馆、流动图书馆、广场文艺演出等,为运动员等入住人员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此外,还设置民俗展示一条街,用于内蒙古及各地少数民族用品、食品及特色工艺制作的展演、展示。
商业服务方面,在A区的商业文化步行街,设立特许商品店、邮政快递、理发美容、超市、药房、足疗按摩、KTV、健身中心等,在B区设立民族特产店、商务服务中心、便民超市等,为入住人员提供方便周到的生活服务。
运动员村在餐饮、住宿、安保等环节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运动员的吃、住、行等各方面都有非常完善的服务举措。同时,开幕前,还对运动员村内的33个对口接待单位进行全方位、全流程岗前培训,并进行实地演练,力求为各代表团提供贴心、细致的服务。科学制度化管理、保姆管家式服务,是运动员村做好服务保障的宗旨。(苏楠)
[责任编辑 哈丽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