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包头步入“大公交”时代

31.12.2014  23:03

  2014年5月15日,我市新开的55路公交车投入运营。 (资料图片)

  对于包头公交来说,2014年注定是要载入史册的一年。这一年,我市公交实现跨越式发展,上世纪90年代红极一时的通达公司被收购,公交重回“公”时代;这一年,自治区唯一的封闭式公交专用道在我市启用,新开设线路达到11条;也是这一年,无线WiFi试点登陆公交车,“智能公交”的步伐领先全区。

   2015年公交前景展望:

  预计将新开、改造公交线路5条

  视资金到位情况购置大容量公交车200台

  中心城区站点300米覆盖率达到85%

  中心城区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90%

   11条路线覆盖“空白区”

  “公交优先,就是百姓优先”这句宣传语,在我市的每一辆公交车内都可以看得到。家住幸福南路凡尔赛观邸的市民张女士对此颇有感受,她家附近的公交车站就有20路、31路、51路、46路、43路、29路、54路七条线路。“从家下楼,向北、向南、向西、向东最多走上几百米都有公交车。市五区坐公交车都能到。”除了线路多、可选余地大之外,张女士觉得,乘坐公交车有时比开车还快。

  我市2014年新开通50路、52路、53路、54路、55路、56路、57路、58路、59路、60路、61路共11条线路,净增公交线路173.9公里,线路总长度达到942.6公里。对9路、16路、18路、22路、30路、38路、43路等10条线局部进行优化调整。对18路进行大公交经营模式改造。

  公交运输集团运营部马建刚部长告诉记者:“新开通的线路设计将向公交覆盖的空白区域及通达率不高的区域倾斜,如新都市区、滨河新区、青山区的装备制造园区等。特别要说的是,56路是我市首条通往景区的线路,市民可以乘坐56路公交车去小白河风景区。”

   有投入才能“优先”

  想让公交车行驶更加方便、快捷,公交专用道的建设必不可少,不论是已修好并投入使用的自治区唯一一条封闭式公交专用道——钢铁大街公交专用道,还是阿尔丁大街以及即将投入使用的幸福南路和巴彦塔拉大街公交专用道,都在构建和完善着我市发达的公交线网。此外,110、210国道城区路段变成城区道路后,我市也将在这两条道路上开设公交专用道。

  前任市公交运输集团董事长、总经理赵维忠曾说过,公交优先政策可以总结为“四个优先”,即规划优先、土地配置优先、路权配置优先和财税政策优先。在当时来看,这“四个优先”在我市城市公交身上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当时,我市拥有公交车数量还不到1000台,车辆缺口为1300多台;对企业的经营性补贴从1998年开始十余年未变,始终停滞在1000万元。相比于之前市公交集团每年更新车辆30到50台,2014年一年达到144台,可谓“大手笔”。

  2014年,市财政又给公交企业投入7000万元专项资金,专门用于购置新车、新建站场等,乘客的切身感受则是车辆舒适度提升、票价优惠、线路倒乘方便。2013年,我市公交IC卡五折优惠,优惠部分由市财政补贴,截至目前,我市持卡人数超过50万。特别是2014年,钢铁大街公交专用道的建成以及阿尔丁大街公交专用道的重新启用,更是从路权、信号配置等多个方面实实在在地体现了公交优先。

   民营企业也“归公”了

  2014年,包头城市公交的经营模式也有了一个节点性变化,市公交运输集团在市委、市政府及市国资委的支持下,投入488万元,收回我市唯一一家民营公交企业通达公司,共收购5条线路、112台公交车辆,与集团线路开辟、改造和优化相结合,统一进行公交线网布局,打造“公交都市”。

  这是我市构建“大公交”在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的一个重要举措。上世纪90年代,“公共客运交通事业走向市场”、“城市公交线路经营权有偿出让和转让”等经营方式在全国应运而生,满足了当时的客运需求。到了2004年,随着市场的摸索,全国公交形成共识,即要逐渐构建“大公交”在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主体地位,因为个体经营者虽然能够强化市场竞争,但容易出现公交服务跟不上的问题。2007年,国家有关公共交通的政策明朗化,要求退小还大。为此,我市将公交城乡接合部的个体户,如3路、7路、9路、12路、16路、18路中存在的个体户私营者,与公交进行重组,2007年基本上把公交私营个体户清理完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民营公交通达公司一直与公交集团并存,随着公交集团近几年服务线网的不断扩大,逐渐造成线路重复的矛盾。

  今年,市公交集团将通达公司收购,化解了线路重复的矛盾和资源浪费,集中全力支持城市大公交的发展,体现了我市大公交的发展思路。

   批评声少了,表扬声多了

  近年来,我市城市公共交通在车辆更新、场站建设等硬件方面不断提档升级,与此同时,公交驾驶员文明驾驶、周到服务等“软件”也在悄然变化。据公交客服热线服务中心来电统计,2014年全年受理服务热线来电33334件,同比上升6769件;其中投诉来电仅2379件,同比下降68.48%。

  长期以来,公交车“到站不停、拒载乘客”的现象时有发生,成为市民乘客投诉的焦点。对此,市公交运输集团于今年年初启动专项治理行动,并出台《线路运营中“拒载”行为的认定及考核办法》,明确规定“到站有上车或下车,但未在规定站点范围内停车卸客、载客;没有按规定‘二次进站’上下客,造成乘客无法乘车;车辆未起步前,有乘客上车而未开门载客”均视为“拒载”。一旦认定驾驶员拒载行为,除经济处罚外,还会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停职教育3-7天。

  据公交客服热线来电统计,1-9月份,乘客投诉意见从1月份的491件下降到9月份的226件。其中,“到站不停车、拒载”的相关投诉从1月份的224起下降到9月份的63起。9月份,公交四公司累计15日无投诉,是公交客服热线服务中心成立以来破天荒的纪录。与此同时,乘客的表扬也在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乘客来电表扬驾驶员服务态度好,热心主动照顾老年乘客。

  近日,记者来到公交调度大厅,看到3D视屏正显示5路公交车当前的行驶情况,车内乘客上下车的动作清晰可见,车内的声音也能听到。GPS监控上还设有轨迹回放键面,公交客服热线服务中心调度三组组长王桂珍说:“以前乘客说甩客或拒载,我们没有依据,现在有了轨迹回放,可以很直观地判断司机是否违规。”

  除了制定问题处罚政策,公交运输集团还重新修订和完善了《集团公司“岗位明星”评定管理办法》,使考核评定程序更加公平合理。

   越来越智能,越来越贴心

  近几年,全国许多一线城市陆续实现了“数字化城市”,我市公交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领航者,现已实现数字智能化管理,也引领着城市一步步向“数字化”迈进。

  2012年3月,市公交集团公司联合中国移动,通过互联网应用,借助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和完善的无线通信网络,实现了公交运营全程动态监控,多方联手共同打造智能公交新模式。

  公交集团公司运营部副部长李林忠介绍,以前的公交调度几乎是“摸黑”调度,调度员根本不知道公交车走在什么位置,只能凭经验和在每个公交总站的现场调度员来指挥,给乘客带来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GPS调度系统启用后,这些问题全部得以解决。

  只有公交车自身的智能还远远不够,曾经,大多市民都是站在车站盲目等待,每次乘坐公交都要约摸着时间碰运气,有时半个小时都等不到一辆,这让人们对公交车一度失去了信心与耐心,宁愿坐出租车甚至步行也不愿苦等。除了2013年开通的网上查询运行情况外,今年我市又推出了微信查询,只要关注包头联通公交查询,输入所乘坐的公交路线,就可以动态地看到公交车运行在哪个站点。

  刷手机乘公交、免费WiFi全覆盖,这些创新而智能的贴心举措,让人们对城市公交的满意度越来越高。“公交数字化的实现是利民的举措,也是我市实现全面数字化最重要的一个阶段,相信数字化包头的明天不会遥远。”市公交运输集团总经理李永明说。

[责任编辑 魏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