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工商局多措并举促进企业快速准入发展

23.09.2015  11:01

 

通辽市工商局立足自身职能,积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采取多项举措,促进企业顺利准入、快速发展。

一是激发创业活力,改善营商环境“兴企”。通过各类媒体积极宣传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营造良好的改革舆论宣传氛围。推进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简化经营场所登记手续,降低市场主体准入门槛,完善服务流程、压缩办理时限,下放登记权限,进一步放宽市场主体准入,激发创业活力。截至8月底,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83万户,其中个体工商户2.38万户,内资企业3381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132户。

二是开辟绿色通道,推进转型升级“强企”。对申请“个转企”的个体工商户,简化登记办理程序,最大限度地保留原个体工商户字号名称中的字号和行业特点,前置审批许可仍在有效期内的延续使用。在市场巡查、监管中,对经营规模大、发展前景好的个体户,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讲明“个转企”后的经营者享受的优惠政策,引导经营者办理个体户升级转型为企业手续。

三是搭建融资平台,助推企业融资“活企”。主动与各大银行联系,协调质押贷款事宜,并定期召开银企座谈会,引导银行发挥集聚效应开展融资,推动建立社会化为企融资服务体系。截至8月底,共办理动产抵押22件,抵押金额8.47亿元。

四是实施商标战略,培育名优商标“富企”。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上门走访宣传等形式增强企业的商标意识,推进商标战略,特别是对企业实施商标战略予以重点指导,主动上门为企业提供政策、法律等方面的指导服务,帮助企业制定和完善商标管理制度,建立商标保护机制,增强运用商标手段开展市场竞争的能力。截至8月底,全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1件,内蒙古著名商标69件,通辽市知名商标98件。

五是强化监管执法,规范经营行为“护企”。开展行政指导座谈会,将监管前置,有效预防,减少违法违规行为。组织约谈企业,增强企业自律意识,避免企业受到行政处罚。开展无照经营、“红盾护农”、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假冒伪劣商品等各种专项整治活动,全面规范企业经营行为,为企业发展壮大营造了良好环境。(王宝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