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12万四年工资去"淘宝" 心理专家:避免冲动消费

11.12.2014  14:45

  近日,有市民通过“网购账单”结算出自己4年间在淘宝上消费了12万元,不仅自己吓了一跳,还因此引发了家庭矛盾。在网购风行的今天,“网购成瘾症”成为许多人的一种“现代病”。那么,这种“症状”形成的原因何在?“网购成瘾者”又该如何自处呢?

  “账单”引发家庭矛盾:四年网购12万

  12月初,淘宝和支付宝平台推出了“十年账单”功能,这份账单可以清算出淘宝买家从注册淘宝账号开始直到现在的总消费,因此得到了许多“淘宝族”的关注和查询。而这个为网购”算总账”的功能却让29岁的张女士生活起了波澜。原来,账单显示,张女士从2011年初到2014年底近4年的时间,在淘宝上共消费了12万元。“我当时盯着手机足足呆坐了5分钟,因为这个数字对我来说太难以置信了。”张女士回忆自己的“淘宝历程”,无非是购买一些服饰、化妆品、零食等“小件”物品,很少购买单价较高的数码电子产品等“大件”,12万元正是由一笔又一笔的“小型消费”累积而成,“花了大钱却没买到什么有用的东西,算一算其实不太值得。”

  12万元的“账单”不仅“吓”到了张女士,也让张女士家人颇有“微词”。“我妈知道之后,把我狠狠数落了一顿,说我快三十岁了,还不懂得存钱过日子。”张女士说,她的老公也跟她生了好几天的气,让她很有“负罪感”。“我属于工薪阶层,几年来的工资平均下来是每月2500至3000元左右,4年来,我每月的网购消费是2500元,原来我做了4年的‘月光族’”。

  记者了解到,“十年网购账单”“吓”到的不止是张女士,许多“淘宝族”都对自己累积下来的购物金额感到惊讶,惊呼自己患上了“网购成瘾症”。

  “网购成瘾”原因:贪便宜、心灵空虚

  记者采访调查发现,淘宝上的商品种类繁多、购买便利、更新频繁、价格便宜、促销手段多样等,都是“淘宝族”为之疯狂的原因。曾担任过心理健康教师的周先生认为,“淘宝族”“网购成瘾”,主要因为网络购物空间大而丰富,能为一些精神空虚者提供一种“精神寄托”;同时,购物能带来心理上的满足感,也会有缓解压力的作用。“当一个人闲暇下来,感到空虚无聊的时候,上网浏览和挑选商品、购买并等待到货的过程会带来一定的充实感,加上网购商品价格相对便宜,会让人产生‘省钱’的感觉,这样,‘淘宝族’就渐渐对网购产生了心理依赖。”周先生说。

  如何“治疗”:充实生活买前多考虑

  面对庞大的消费数字,有“网购成瘾者”希望能够有所改变。据《信息时报》报道,心理咨询专家认为,“淘宝族”如果发现控制不住购物欲望时,应该有所警惕。此时,不妨转移注意力,多跟朋友交谈;充实自己,寻找乐趣;多接触社会,少宅在家里,多运动、减少上网时间。另外,看到自己心动的东西时,可以考虑几天,避免冲动消费。若自我调整不过来,可以找朋友和心理咨询师聊聊天,寻求心理支持和心理开解。(记者杜薇)

[责任编辑 李中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