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托克前旗“牧家乐”端上“文化餐”

22.03.2016  16:49

  出了鄂前旗敖勒召其镇,沿着昂敖线向东南前行,在路标42公里处便是温都尔塔拉丰情园餐饮部落了,洁白的蒙古包散落在已经萌绿的草丛中,不远处的牛羊悠闲地踱步于蓝天白云下,一番三月牧野美的景象,甚是浓烈。

  一座民族风情的别墅既是主人的新居,也是一个小型的奇石文化展览点。白瓷小碟里,有黑色的木耳、白色的银耳、褐色的片状猪肝、晶莹剔透的冰糖……一个个木质隔断上,都被这些以假乱真的石头“凉菜”挤得满满当当,主人道格通毕力格不曾想到,这一收藏爱好居然有一天会成为“聚宝盆”,帮他吸引来不少客人。

  2008年,在外打拼多年的道格通毕力格回到家乡敖勒召其镇搞牧家乐,随着一份厚实家底回来的还有大大小小90多盘“凉菜石”,这是周围农牧家乐所不具有的“文化标签”。当6个蒙古包相继开始对外营业,银川、靖边来的客人除了参加骑马观光草原、篝火晚会、水上垂钓、沙漠开车娱乐等项目外,都要特意去欣赏一下这些出自大漠草原戈壁的奇石。这一特色给道格通毕力格带来不少惊喜,每年牧家乐营业收入可达50万元。

  其实,在鄂托克前旗这一文化底蕴深厚的热土上,让文化与旅游比翼齐飞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但关于如何踏上渐热的乡村旅游业的“调子”,弹出一首独具特色的优美乐章还真不是小题大做。鄂前旗的做法是充分弘扬民族文化的魅力,让每一户农牧家乐有特色、成品牌,在“乡村旅游宴”上烹饪出一道道“文化餐”。

  这一点,昂素镇文化旅游协会会长孟克巴雅尔深有体会。在兄弟六人中年龄最小的孟克巴雅尔有个好脑子,他经营了一家名为“蒙古情歌”的牧家乐,还组建了一个“亲兄弟民乐组合”。在他的家里,墙上、炕上,都是各种乐器,老大吹笛子,老二拉三弦,老三敲扬琴,老四拉四胡,老五老六使的是马头琴,唯一的姐姐是一名打琴手。他们继承了父亲的“衣钵”,热爱蒙古族音乐像热爱草原一样,都是在六七岁的时候便开始学习蒙古族传统乐器了。游客在他们的蒙古包里,不仅能吃到纯绿色的手把肉、奶皮子等传统蒙古吃食,还能聆听原汁原味的原生态蒙古族音乐。

  “现在的游客来了草原不仅要吃好喝好,骑马射箭、篝火晚会是必备的,除此之外还要有文化娱乐,借助这个乐队我们要把自己的传统文化宣传出去,既是一种娱乐也是一种传承。”孟克巴雅尔说。

  随着“亲兄弟民乐组合”的名声不断叫响,“草原情歌”牧家乐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每年自家毛收入50多万元不说,孟克巴雅尔还帮着周围的农牧民销售风干牛羊肉、炒米、奶制品等,去年,光奶皮子他就卖了6万多张,农牧民都夸他是个“好后生”。

  文化,在鄂前旗的版图上是一块亮色,暂且不谈六胡州文化、宥州古城等丰厚的历史积淀,仅近些年的昂素镇就有70多位农牧民出了书。“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以来,鄂前旗更是借力发力,在农村牧区硬件设施不断升级的同时,充分发挥文化的“黏性”,以农牧家乐“一户一特色”的文化长板来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力”,实现农牧民增收致富。

  目前,鄂前旗乡村旅游发展初见成效。建成农牧家乐定点接待户154家,重点培育乡村旅游接待户50多家,其中自治区星级农牧家乐3家,市级农牧家乐典型示范户4家,投资百万元以上的乡村旅游接待户达30多户,每户均可实现年利润20多万元。下一步,鄂前旗将依托昂素镇阿日赖、哈日根图、希泊尔等村嘎查的祭祀文化、婚礼文化、民族歌舞和绿色蒙餐等资源,以原生态草原景观为基底,通过精心设计乡村旅游线路图和农牧家乐旅游指南,将不同传统农牧家乐的“小菜”做成乡村休闲度假游的“大餐”,让游客玩得更加有滋有味。(张晓艳)

[责任编辑 魏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