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城内蒙古长明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通过采取五项措施提升农机维修服务能力

19.01.2015  12:39

  近几年,在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引导下,农机事业得到蓬勃发展,新型农业机械不断得到推广应用,为了解决维修设备简陋、技术力量薄弱,不能及时、高效地承担农机维修业务的难题,内蒙古长明机械有限公司组建了“长明农机维修中心”,并通过采取五项措施,提升农机维修服务能力。

  第一,加强农机维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公司投入资金110万建设500平方米封闭农机维修车间,1000平方米农机配件供应车间,设立培训教室两间;引进先进维修设备25台套,检测设备5台套,具有达到国家规定的《农业机械维修开业技术条件》二级以上维修网点必备的维修设备13台套。

  第二,组建专业农机维修团队。公司通过“民主推荐、技能比拼、班组审核、领导审批”等一系列流程从技术研发人员和生产一线员工中选出经验丰富、技能高超、认真负责的专业维修人员36人,并将其进行分组编排,分区域、分类别开展农机维修工作。同时,为每个班组按照维修类别分别配备了专业技术研发人员2名。此外,公司还将农机维修中心的维修网点进行系统划分,分别由36位维修人员分区负责,把维修中心的建设方法带到各网点,加强各网点农机维修建设,形成合力,共同带动宁城地区、乃至赤峰市境内农机维修行业的发展。

  第三、采取“走出去、引进来”战略,狠抓农机技术和岗位培训。公司与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装备工程技术研究院、内蒙古农业大学、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院所等密切合作,依托其人才、技术和科研设施等科研优势,对公司各岗位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且在生产中全程指导监督,将现代农业装备的研发技术和经验传授给公司技术人员及维修人员。同时,公司还结合维修中心农机维修现状,定期或不定期选派技术人员外出培训。“走出去”与“引进来”的紧密结合,使得公司技术人员技能水平大幅提升,维修团队整体素质也得到显著提高。

  第四,加强农机维修制度、流程建设。为响应农机局与工商局《关于认真做好〈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贯彻实施工作的通知》的号召,规范农机维修行为,提升维修管理水平,维修服务中心出台了《农机维修管理办法》,并先后制定了岗位责任制、首问责任制、农忙及节假日值班制、服务承诺制等相应的管理制度,建立咨询、求助联系电话,实行“一般故障4小时、较大故障8小时、重大故障24小时之内解决”的服务承诺制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制度、流程建设使维修中心更加规范化,维修人员更加职业化,维修网点与维修中心的协作性得到进一步强化。维修工作也更有秩序,维修效率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第五,提升维修队伍服务态度。农机维修中心在维修服务方面秉承“顾客至上”的经营理念,并把优质服务落实到具体工作中:(1)包修服务。凡经我中心维修的农机,在维修质量上,一律负责到底;(2)高效服务。宁肯少休息,多辛苦,也不能耽误用户使用农机;(3)礼貌服务。对待用户态度和蔼,服务热情,并耐心为客户传授农机使用、维修、保养知识;(4)廉价服务,维修农机所收取的费用比县物价局规定的标准低20%以上;(5)上门服务,对售出农业机械进行定点保养和保管,为农民提供快捷优质的服务,将服务送到农户、修理送到田间地头,不仅及时排除机械故障,而且向机手传授维修保养技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