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书量少更新迟缓 呼市部分社区图书室门庭冷落

05.01.2016  12:00

  闲暇时,坐在洒满阳光的屋子里,找一本适合自己的书来读,无疑是充实自我的一种不错选择。而选择在离家近的社区图书室里读书,不仅方便,还节省时间。

  近日,内蒙古晨报全媒体记者在走访呼市一些社区图书室发现,部分社区图书室已多时无人问津,处于闲置状态,与棋牌室、健身室、文体活动室的热闹场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甚至有不少居民根本不知道社区还有图书室。

   社区图书室冷冷清清

  在呼市新城区气东社区,一间屋子门上贴着“图书室”三个字。推开门,这间20平方米大的图书室内竟空无一人。阳光透过玻璃照进屋内,可以看到椅子上面已经蒙上了薄薄一层灰尘。

  气东社区书记杨小艳称,社区的图书室已开办两年多了,藏书200余本。可前来借阅书籍的居民很少,来看书的居民就更少了。社区的这间图书室经常处于闲置状态,屋内的书籍也少有人翻阅。

  在锡林北路街道办事处约70㎡的社区书屋内,除了一名图书管理员之外,再无他人。

  而新城区军区社区图书室“军区社区图书室借阅记录”的记录数据显示,从2014年11月至2015年5月,借书记录只有10条,共有10人在此借阅过11本书。社区工作人员称,图书室已经成立近4年,经常处于无人阅读的状态。只有赶上社区组织活动时,才会有居民顺便来看看书,但是基本无人借阅。

  赛罕区金宇文苑社区图书室的情况也与上述几个社区相似。

   部分居民不知社区有图书室

  家住新城区华新小区的居民葛女士说,她在小区里已经住了5年,却从不知道社区内还设有图书室。

  赛罕区金宇紫光小区的孟先生也不知道社区还有图书室。

  家住新城区八一小区的齐先生今年刚刚退休,前段时间去社区参加活动,才发现在社区办公楼3楼走廊尽头的乒乓球房的套间里是一间图书室,仔细一看,图书室门还锁着,也不知道里面有没有书。

  采访中,多数市民不知道自己所在的社区有图书室,个别知道社区有图书室的市民,也从来没去过。

   社区图书室储书量少更新缓慢

  谈及社区图书室门庭冷落的原因,气东社区书记杨小艳表示:“储书量少,更新缓慢是社区图书室无人问津的主要原因。”因为社区内资金有限,社区很难出资添置书籍。目前,图书室的书籍主要靠爱心企业、社区驻区共建单位赠阅以及居民捐献为主,数量较少,涉及种类也少。虽然附近几个社区隔一段时间就会流动互换一次图书,但是流动频率低,导致图书室内的图书更新缓慢。

  在无人看书时,为防止图书丢失,军区社区的工作人员会将图书室锁起来,等到有居民来看书时会打开。

  而金宇文苑社区图书室的书籍已经有两年没有更新过。

   促进图书流转积极倡导全民读书

  呼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社会文化科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呼市社区图书室图书更新的长效机制还没有,但现在有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流动图书。比如呼市图书馆及区县级图书馆将馆内的一部分图书流动到社区进行循环,或是社区之间将自己已有的图书进行社区之间的循环。像这样加大促进图书流转,可以对图书的更新起到一定促进作用。此外,社区应该对居民加强宣传,让居民了解社区内已有的图书资源,唤起居民享受社区图书资源的意识。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陈红艳表示,由于社区图书室储书量少、更新换代慢,使得社区图书室处于冷清状态是很正常的。要让社区图书室“热”起来,首先要提高市民整体的读书热情,倡导全民读书。要让人们知道静下心来读书、细细品味书的内涵的重要性。社区图书室要让居民从中体会到便捷,不仅要有足够大的阅读场所,还应该有灵活的新型借阅制度。社区与社区之间,社区图书室与大型图书馆之间形成联动,相互之间资源共享,让整个社会系统的图书流动起来,形成一个大的数据库,居民只要就近去一个社区,就能通过社区图书室的网络系统找到自己想要借阅的书报,由社区出面定期统一借阅和归还,实现馆际间的“通借通还”。此外,相关职能部门还需要调查社区居民需要什么样的书。至于社区图书的来源,没有稳定的长效机制也是不行的。这也需要政府去投入,想办法去解决。(全媒体记者 郭治华)

[责任编辑 哈丽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