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11 座公铁立交桥的顺利开通——中铁六局呼和铁建公司枢纽工程施工纪实
本网讯 10月26日,呼和浩特市哲里木路公铁立交桥改造工程顺利开通。它的开通,标志着由中铁六局呼和铁建公司呼和枢纽工程项目部负责承建的呼准鄂铁路呼和枢纽工程下穿既有京包铁路的东二环、呼伦路、通道北路、巴彦淖尔路、西二环等11座市内公铁立交桥的改造工程全部圆满完成并按期开通,为呼和枢纽整体工程的有序推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顺利开工力排“拦路虎”
由于11座市内公铁立交桥的改造工程涉及众多的市区交通要道,再加上桥周边和地下所涉及的热力、燃气、地方和铁路“四电”等20余家单位公共设施,给正常施工添加了困难。为了使整体工程有序进行,公司和项目部主要领导人员放弃节假日公休时间,主动出击,积极协助业主单位排除解决施工干扰问题。期间,在呼市领导和城建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召开联席和碰头会议30余次,与市区交警大队、热力公司、天然气供给公司及铁路有关单位签订多项协议。同时,项目部技术人员及时对施工现场进行细致地调查,在反复召开“诸葛亮”会的基础上,制订了可行性强的施工方案,做了大量的施工前人、财、物准备,为适时开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确保工期敢肯“硬骨头”
民意桥是呼市铁路南北居民的重要通道,直接关系到附近居民的生活和出行,是人民群众心中的的桥。呼和公司呼和枢纽工程项目部第一架子队,根据呼和站南、北场工程改造的总体安排,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布置民意桥的拆除和重建。2015年1月中旬,为了确保工期,奋战在工地的广大干部员工,冒着零下24、25度的严寒,拆除南场民意桥,一直干到2月15日(腊月二十七),为民意桥按时完工赢得了时间。在施工最紧张的几天,项目部、架子队管理人员24小时全天候盯控在工地,保证了工期有序推进。看着施工人员为了抢工期保质量没白没夜的忙,附近的居民感慨地说:“寒冬腊月里看着施工人员们为了建桥付出的辛苦让人心疼啊!”
通道北街公铁立交桥加长工程,为呼准鄂铁路到发呼和浩特车站新增两股道而新建,这项工程难点是其地处呼和浩特火车站和汽车站西向500米,紧邻于汽车西站,是进、出入市区通道中最为繁忙的交通要道,再加上桥周边和地下同样涉及热力、燃气、地方和铁路“四电”。针对难题他们没有被吓倒,而是在想尽方法对施工现场进行细致入微地调查后,制订上可行性施工方案。方案确定后,工程施工期仅有60天,时间十分紧迫,只有分秒必争,才能赢得主动。倒排工序昼夜作业,是施工架子队唯一的选择。4月份的塞外青城常常冷风袭袭,可近百名参建员工在项目部第一架子队队长王昕生的带领下,风雨无阻,夜以继日地奋战在工地。工人二班倒,管理干部连轴转,饿了啃个冷饼,渴了来瓶矿泉水,困了找个僻静地盖上大衣打个盹。有的员工老人有病住院,主动地安排亲属照料;有的离家近在咫尺,孩子参加高、中考,都顾不得安慰。特别是年过五旬的副队长安二虎,哪里有困难就盯在哪里,遇到紧要关头时,通宵达旦地盯在施工一线。经过努力通道北街公铁立交桥加长工程提前8天竣工,省、市及驻地国家级20多家媒体作了报道。
为确保质量死抓关键
为达到“开工必优,全面创优”目标,项目部按照标准化要求,选派责任心强、业务精湛的施工员、技术员、安全质量员,并调配技术熟练的员工实际操作。技术部长始终盯在工地,从超平、打桩、放线的逐一复合到水泥配合比例均要过问把关。材料部门货比三家精选水泥、石料并进行合格性试验。安质员每天往返多少次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施工中师傅们从细节入手、严把挖基、支模、钢筋绑扎和焊接、砼灌注后的捣固、养生等各个环节,所筑建的框架砼桥光滑透亮,被业内有识之士誉为精雕细刻的工艺品。
针对封闭机动车仍预留人行道,每天均有数万人通过的实际,根据施工需要作了3次人行道变更并修建安全防护网;针对施工现场紧邻铁路运营线实情,选派多名责任心强的防护人员,市交警大队遴选干警密切配合;在施工中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按操作规范作业,避免了事故,确保了人身和运输安全万无一失。(通讯员:闫东)
[责任编辑 哈丽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