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浩特市:环境好了游客多了牧民富了
原标题:环境好了 游客多了 牧民富了
“今年入夏以后,我就在家里的小院搭起两个蒙古包,搞起了餐饮。本来想就是挣点零花钱,没想到一个夏天的收入比我打工挣得钱还多。国庆长假期间,我家平均每天都有四五桌的客人,明年我准备扩大经营规模。”日前,牧民包长青告诉记者。包长青是锡林浩特市贝力克牧场的一名牧民。家里有200多只羊,平时是儿子在牧业点上照顾牲畜,他就在场部打零工。今年,“十个全覆盖”工程让锡林浩特市贝力克牧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街巷硬化了;房屋翻新做了保温了;整齐漂亮的马头琴造型的路灯亮起来了;标准化卫生室、文化室建起来了……
场部的环境好了,意想不到地吸引了很多外地游客。锡林浩特市贝力克牧场紧邻207国道,附近有著名的平顶山火山地质公园。近几年,来平顶山火山地质公园的游客越来越多。以往,游客游览完地质公园就接近中午时间了,附近没有适合吃饭的地方。同时,由于基础设施跟不上,锡林浩特市贝力克牧场没能留住过往的游客。去年以来,“十个全覆盖”工程给锡林浩特市贝力克牧场的牧户们铺就了一条致富路。由于路好走了,牧民家的食宿环境好了,路过的外地游客,都愿意到牧民家里品尝地道的手把肉和奶茶,住一住牧民家的蒙古包。现在,场部就有8户牧民搞起了旅游业。锡林浩特市贝力克牧场党支部书记包永前告诉记者,借着“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好政策,锡林浩特市贝力克牧场决心改变传统的畜牧业为主的生产方式,大力发展旅游业。今年,场部就和内蒙古华锡旅游文化发展公司合作,由他们出资盖了一批农家乐试点,让牧户们经营。今后,锡林浩特市贝力克牧场牧户们的日子将越过越红火。
记者了解到,2015年锡林郭勒盟“十个全覆盖”工程中,重点在搞好结合上下功夫。一方面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各级积极转变观念、开动脑筋,多渠道、多途径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这两块“短板”,为农村牧区产业发展提供保障。另一方面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根据苏木乡镇、嘎查村的自然条件和产业基础,深入挖掘潜力,帮助嘎查村、农牧民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引导农牧民转变生产经营方式、调整种养殖结构、指导各类合作社规范发展、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等方面的作用,帮助嘎查村做好项目策划和争取工作。按照“宜养则养、宜种则种、宜商则商”的原则,积极帮助农牧民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果蔬经济、林业经济、路边经济、家庭旅游等增收项目,大力发展富民产业,促进农牧民增收。2015年全盟计划投资30.4亿元,实施590个嘎查村。截至10月12日,完成投资31.74亿元,完成投资计划104.4%。开工嘎查村642个,开工率108.8%;完工517个,完工率87.6%。同时,将覆盖范围延伸至自然村和牧区散居点,两年完成641个嘎查村、1434个自然村、22024个牧区散居点完成覆盖任务,分别占72.1%、38.6%和80.6%。(文/记者查娜)
[责任编辑 魏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