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改革创新 激发强大活力

19.12.2014  18:22

新落成并投入使用的盟政务服务中心大楼内入驻了多家单位,为群众提供了方便、快捷、舒适的办事环境。

  走进盟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大楼,可见显示屏上不停地更新着各类信息,在注册登记、社会保障、民生建设等服务大厅,来办业务的人络绎不绝;来到顶层,近20个开标、评标室和专家抽取室将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划分成了评标、开标、询标等功能区……一道诠释“零距离”服务、优化政务机构职能的靓丽风景呈现在人们眼前。

  今年,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我盟各地各部门主动融入改革、创新、发展的洪流,细化管理、完善措施、创新机制、依法办事,特别是在转变政府职能、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上动真格、见成效,不仅保障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也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现阶段的客观要求,逐步搭建起了公正、优质、高效、便民的现代化政务服务平台,诠释了我盟将改革成果施惠于民的崭新理念。

   放权:从“办事难”到“好办事”

  “现在只要接到电话通知,直接到旗县所在地交警大队进行到期换证及相关信息的变更备案,不用再往盟里一趟趟的跑,省时省钱省精力。”这是今年各旗县市(区)的司机们最普遍、最直观的感受。

  交通领域的简政放权只是我盟深化改革的一个缩影。

  从今年3月我盟开启了新一轮行政审批改革到现在,盟级保留行政审批项目61项,取消和下放195项(其中取消6项、下放和委托旗县市区97项、暂缓审批34项、转为其他管理方式的58项),调整实施部门6项,精简幅度达到76%。除了法律明确规定盟级实施和涉及公众生命健康、生产安全的予以保留到盟级审批外,其他项目一律下放或者委托旗县实施。

  同时,对于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通过优化审批流程,精简审批环节,使审批时限计划比法定办理审批时限压缩近300个工作日,平均每个审批事项压缩3—5个工作日。

  简政放权不是简单削了权,重要的是便了民。回顾2014年的精简审批历程,行政审批改革陆续探索出了跨部门调整行政审批项目、行政审批项目动态管理、审批岗位定期轮岗交流、将盟级行政审批项目委托旗县实施等改革新路径。

  行署法制办负责人说:“今年上半年,我盟行政审批权的下放幅度在全区范围内排名第一,我盟花大精力开展行政审批项目的清理工作,极大地方便了群众、企业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