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盟食药工商局品牌建设取得实效

29.04.2015  18:41

 

3月25日,在自治区工商局组织召开的2014年度内蒙古自治区著名商标认定会上,锡盟又有“草原王”白酒、“然丰”牛肉干、“呼德”牛羊肉、“锡丽”牛羊肉4件商标被认定为内蒙古著名商标。近年来,在锡盟委、行署的高度重视和自治区工商局的全力支持下,全盟工商系统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经过多方宣传发动、实地调研考察、严格审查推荐,品牌建设取得一定实效,有效推进商标战略实施。目前,全盟已拥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4件,中国驰名商标3件,内蒙古著名商标37件,锡林郭勒盟知名商标40件。

一、多方宣传发动,强化商标意识

目前,通过实施商标战略来扩大企业和锡盟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已成为盟委、行署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抓手。全盟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商标发展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企业发展品牌、创建品牌、保护品牌等加快商标战略实施的意见和措施,从政策层面全力确保和支持全盟商标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全系统一直以“3·15消费者权益日”、“4·26知识产权宣传周”、“12·4法制宣传日”等为契机,充分运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宣传栏等媒介,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商标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和工作成效的宣传活动,普及商标法律知识,增强全民商标意识,努力在全社会营造重视商标、运用商标、保护商标的良好氛围。在全社会的努力下,盟内各类市场主体商标意识明显增强,主动注册商标、正确运用商标、规范管理商标、自觉保护商标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商标申请注册量正逐年按150—300件趋势递增,商标集群不断壮大。截止2014年底,全盟已拥有注册商标1768件。

二、实地调研考察,锁定培育目标

全系统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用足用活国家、自治区、锡盟出台支持商标发展的各项政策,围绕盟内绿色食品、能源、化工、冶金和文化旅游五大特色支柱产业发展和重点工业园区建设,结合地区资源优势和企业经营情况,科学筛选那些有领先优势的经营效益较好、商标知名度较高、发展远景较好的企业,开展实地调研和行政指导,在不断壮大商标集群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商标品牌培育。在与企业不断的联系和沟通中,充分调动其申报驰名、著名、知名商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符合申报驰名、著名、知名商标条件的企业,帮助指导其做好申报工作,指导企业运用商标战略增创效益,品牌培育取得显著成效,打造了一批锡盟特色品牌、绿色品牌和和文化品牌。全盟行政认定驰名商标在2014年实现了零突破;内蒙古著名商标数量2012年、2013年、2014年大幅递增,认定数量近往年认定数量的一半;锡林郭勒盟知名商标评审认定工作继《锡林郭勒盟知名商标认定和保护办法》出台后,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三、科学筛选商标,严格审查推荐

全系统本着企业自愿申报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各地申企业严格按照规范程序和审核标准开展著名、知名商标审查推荐工作。一方面积极开展书式审查工作。盟局认真梳理汇总各地报送著名、知名商标申报材料,按照《内蒙古自治区著名商标认定标准》和《自治区工商局关于调整申请与初审程序做好内蒙古著名商标审查推荐工作的通知》、《锡林郭勒盟知名商标认定标准》的要求,认真对申报企业取得《商标注册证》的时间,经营商品或服务的类别,近2—3年的年产量、销售额、利润、市场占有率、纳税额、广告投入等主要经济指标进行书面审查,对与认定条件和标准差距极大的申报企业直接淘汰,不进入实地核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行政监管资源浪费;对与认定条件和标准差距较小的申报企业名单汇总,提交审查小组,进入实地核查。另一方面大力开展实地核查工作。审查小组逐一深入书面审查通过的申报企业内部,实地核查申报企业的生产规模、经济效益、商标知名度等情况,再次剔除与认定条件和标准差距较大的申报企业,初步敲定审查推荐企业名单。经局长办公会议(局务会议)讨论通过最终确定审查推荐申报著名、知名商标企业名单,并向自治区工商局、锡林郭勒盟知名商标认定委员会推荐报送。由于筛选科学,严格审查,连续三年,内蒙古著名商标审查推荐工作呈现命中率100%的特点,2012年审查推荐的6枚,2013年审查推荐的8枚,2014年审查推荐的4枚,全部在次年获得认定。(王桂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