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前旗人大代表、俄体镇白音村党支部书记马清江
科右前旗人大代表、俄体镇白音村党支部书记马清江带领村民勤劳致富,为将白音村打造成“林果生态村”而不懈努力着。2015年全村实现林果业经济总收入380万元,人均增收1700元。马清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基层人大代表履职为民的风采。
白音村地处大青山南麓,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适宜果树生长。但受传统观念影响,多年来村民一直以种植玉米等农作物为主,增收困难,致使山村依旧、面貌未改。如何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是马清江一直思考的问题。2007年,白音村被确定为前旗委组织部扶贫联系点,马清江积极主动与包扶单位沟通联系,并结合群众意见建议,坚持因地制宜把大面积种植沙果,作为全村种植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发展目标,确定了“紧抓果业开发,坚持果业致富”的路子。
为使群众尽快脱贫致富,马清江自己率先而为,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他抢抓机遇,在乡镇、包扶单位和前旗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于2009年11月与其他4位村民投入资金100万元,注册成立了“努图克林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示范带动周边村屯188户、561位村民,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合作社现有成员已达115户,受益人口1000人以上。与相关加工厂等先后合作,有力解决了果农产品销售问题,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产业链。生产基地被自治区农牧业厅授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书。
短短几年时间,白音村成为闻名遐迩的“蒙东地区沙果第一村”。
2014年前旗人代会上,在充分调研取证的基础上,马清江提出了《关于更换退耕还林地树种的建议》,得到了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建议》的办理不仅保护改善了大青山地区的生态环境,也为当地因地制宜发展林果业创造了有利条件。在马清江的努力下,2015年林果销路进一步扩大至大庆、扎兰屯等地,多个外地企业前来采摘收果,不仅增加了销售额,还解决了当地临时就业300余人。
“当好一名人大代表,要时刻怀揣着群众的期盼,他们的致富梦想就是我肩上的责任。”马清江并不满足于眼前的成绩,立足白音村的长远发展,结合当下实际情况,确定了“以林果出生态,以生态促发展”的发展思路,制定了“依托大青山旅游资源,打造绿色旅游生态村”的发展目标。为了大青山林果飘香得更远,为了群众的致富梦,马清江努力着、奋斗着。(李金洋)
[责任编辑 魏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