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力夫书记在全国司法厅(局)长座谈会上发言立足边疆 全力服务少数民族群众

22.07.2017  00:22

7月16日至17日,为期两天的全国司法厅(局)长座谈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与会代表围绕推进司法行政改革和《司法部关于进一步深化司法行政改革的意见(讨论稿)》进行了分组讨论,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自治区司法厅党委书记毕力夫在发言时表示:我区将立足于边疆民族地区,在服务少数民族群众上下功夫。

我区是成立最早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全区常住2520万人口中,蒙古族群众462万,蒙古语法律服务需求旺盛。今后,全区上下将为蒙古族群众提供有针对性的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

健全蒙汉双语法律服务载体,出版蒙汉双语法律词典。拟于近期成立专门机构,组织专门队伍,与内蒙古大学等机构合作,编撰蒙汉双语法律词典。词典全面收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法律门类、主要法律解释,确保词条权威准确,不仅为蒙古族群众学习法律知识提供便利,也为蒙语法律服务工作者提供参考和依据。增加蒙文法律服务网页,在法治内蒙古网站、12348法律服务平台、少数民族集中地区的便民查询机等终端增设蒙文法律服务网页,探索使用蒙汉双语法律互译系统,推动网络法律服务便捷化。创建蒙汉双语法律媒体资源库,积极自主创作普法动漫,广泛收集整合全区乃至全国的普法微电影、普法栏目剧等媒体资源,利用广电网络村村通的优势,实现网络送法下乡入户,增强普法的趣味性和便利性,提高农牧民学习法律知识的热情和参与度。

大力培育双语法律服务队伍。将依托具备双语服务能力的律师事务所,大力推进蒙汉双语青年律师培育基地建设。计划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每年选拔100名蒙汉双语青年律师接受培训,两年为一个培养周期。培养对象主要从新入职没有稳定收入的蒙汉双语青年律师中,以及已取得法律职业资格并有从事律师职业意愿的蒙汉双语青年中选拔和招募。每人每月给予2500元生活补助,直至培养期结束。

毕力夫书记还特别指出,今后,全区要着眼于适应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在推进司法鉴定转型升级上下功夫;着眼于内蒙古基层法律服务现状,在充实法律服务工作者队伍上下功夫;着眼于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打造司法行政发展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