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阿尔山市多措并举 为“七五”普法谋篇布局

19.03.2016  12:00

        2016年是“七五”普法开局之年,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建设“法治内蒙古”,整合各方力量,落实多项举措,为“七五”普法谋篇布局。

        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为“七五”普法铺路搭桥

        一是阿尔山市依法治市办订购1000余册法律类图书和法律期刊杂志,在五岔沟镇、白狼镇和温泉街建立3个法律图书阅览站。

        二是利用各类学校、乡镇会议室、培训中心、有执法职能的单位和有条件的嘎查村挂牌成立30个普法大讲堂。

        三是在水上公园凉亭长廊和供暖公司300余米墙壁上制作法治文化长廊和文化墙,内容涵盖宪法、部门法、依法治国理论及司法行政职能等。

        四是建立法治文化广场(达到“7个1”标准,即配备一个120平的LED宣传屏、一套音响设备、一个法治文化长廊、一个长期固定的法律咨询台、一个标志性物品、一些法治文化元素和管理使用制度),利用灯箱、座椅、花坛、垃圾箱等现有设施,充分融入法律元素,并在LED显示屏开展法治公益广告(宪法公益广告)和法治宣传微电影集中展播活动,形成综合法治宣传阵地。                   

        五是在“阿尔山讯”、“阿尔山政府网”“阿尔山旅游”微博、市电视台等大众媒体上开设《普法天地》《法制宣传专栏》等栏目巩固宣传成果。

        二、壮大普法队伍建设为“七五”普法添砖加瓦

        一是全面更新普法讲师团队伍。为更好地开展“七五”普法工作,更深入地向广大干部群众传授法律知识,由各普法成员单位、法律服务机构推荐,市依法治市办、市普法办遴选了一批政治素质高、法律专业知识丰富、热爱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法律实务工作者以及行政执法人员充实普法讲师团队伍。

        二是充分利用普法志愿者队伍。市依法治市办、市普法办组织招募了普法宣传志愿者230名,建立了志愿者档案,完善志愿者登记管理制度和志愿服务平台,信息共享,整体联动,成立了法治宣传志愿者支队,各镇(街道)成立志愿者大队把法治服务触角延伸到社会各个层面。

        三、完善规章制度助推“七五”普法扬帆起航

        一是研究起草好“七五”普法规划。阿尔山市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就“七五”普法规划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以及新时期法治宣传教育的主要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对象和要求、工作方法和措施、保障机制等问题展开了调研讨论,并提出了不少具有针对性、前瞻性的意见和建议。如积极探索和运用“互联网+普法”技术手段,借助主流媒体和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开展法治宣传,丰富普法形式。普法工作由“计划性普法”向“市场性服务”转型等。

        二是完善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通过各执法部门的团结协作,打破普法工作的“碎片化”和“部门化”,形成“职能整合、协调联动”的“大普法”格局。

        四、依托镇、街阵地建设做大“七五”普法大文章

        一是法治长廊建设:法治长廊建设依托镇街现有长廊进行改造装修,在长廊中选用贴近群众生产生活的各种法律原则、法律条文、名言警句、社会良俗、法治漫画等知识点。

        二是法治文化广角建设:法治文化广角将法治图书角和法治宣讲台融合在一起进行建设,在人员密集的社区建立法治文化墙(禁毒戒毒宣传墙、交通法规宣传墙、廉政文化宣传墙),提高法治文化宣传效果,使广大市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法治文化的熏陶。发放宣传资料和书籍、现场释法咨询、摆放宣传展板等形式做好普法宣传,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做到知法、守法、依法办事。

        三是利用村庄社区休闲广场为载体,以法制宣传为主,内容贴近群众生产生活的各种法律原则、法律条文、法律名言警句、法制史及社会良俗方面的格言等,其中包括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管理、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

        四是抢抓机遇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以创建法治城市为目标,大力深化法制宣传教育,不断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各类形式的法治文化活动,提高法治文化引导力,倡导和鼓励群众自觉参与法治文化活动,在休闲娱乐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法制教育,增强法律素质,培养法治信仰,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