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9700万亩荒漠披上绿装

09.09.2015  10:32

  原标题:阿拉善: 9700万亩荒漠披上绿装

被绿色包裹的巴彦浩特镇。

  阿拉善盟,曾经的沙尘暴发源地,如今已成生态绿洲,9700万亩荒漠植被在这里得到休养生息。金秋时分走进腾格里沙漠的飞播造林项目区,沙拐枣、花棒、籽蒿等沙生植物郁郁葱葱,在漠风的吹拂下摇曳生姿。经过几年的生态治理,现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已建成长350公里、宽3—20公里的生物治沙带,有效阻挡了沙漠移动的脚步,让曾经荒芜的腾格里沙漠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茫茫大漠戈壁上,再造道道绿色屏障,再生片片绿洲,那不只是阿拉善人的使命,更是一份造福子孙后代的重任。”阿拉善盟盟长冯玉臻说。近几年来,阿拉善盟在生态建设和保护上,紧紧围绕建设祖国北疆重要生态屏障的战略目标,通过生态保护和建设并举改善生态,启动了“防沙治沙”、“锁边护城”和“身边增绿”等林业生态工程,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草)、“三北”四期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重大生态工程项目,并依托生态发展沙产业助民增收,走出了生态经济双赢之路。目前,昔日生态恶劣的大草原正在逐步恢复美丽容颜,退化林业草地得到有效治理,天然草原林木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牧民也通过生态建设发展沙产业得以增收。

居延海重现碧波荡漾美景。

飞播区郁郁葱葱,筑牢生态屏障。

   山绿了,水深了,绝迹的鱼儿回来了

  人头攒动,铲土机轰鸣,运送梭梭苗的车辆往来穿梭……每到春季,在巴丹吉林、腾格里等沙漠深处总能看到数千名农牧民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挖坑、培土、浇水这样热火朝天的种树场景。这已成为阿拉善盟机关干部、农牧民植绿改善生态的常态化举措。

  阿拉善历史上曾是水泽丰润之地,但由于气候和自然的原因及传统掠夺式超载牧业生产让水土大面积流失,沙漠化每年以1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蔓延,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沙漠正在加速“会师”,阿拉善成了沙尘暴发源地。

  面对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状,生态建设成了阿拉善的头等大事。

  近几年阿拉善盟确定了“保护与建设并重,保护优先”的发展方向,投入巨资相继启动实施了退牧还草、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飞播造林、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生态建设项目,仅“十二五”以来先后共投入16.36亿元用于林业生态建设。这些浩大的生态工程使全盟草原退化、沙化现象得到了遏制,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自然植被得以休养生息。

  黑河下游额济纳河沿岸绿洲、横贯东西的梭梭林带、贺兰山天然次生林三道生态防线在空间上呈“π”型分布,构成了阿拉善的主要生态屏障。如何守护好这三道防线,成为阿拉善生态保护遏制沙海的关键。阿拉善人在与风沙抗争进行生态建设的长期拼搏中,摸索总结出了“以灌为主,灌、乔、草相结合;以封为主,封、飞、造相结合”的林业治沙技术措施,逐步形成了围栏封育、飞播造林、人工造林“三位一体”的防沙治沙保护生态屏障的建设格局。

  通过近年来的生态建设,目前全盟森林面积、资源总量实现双增长,全盟森林资源面积增加146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65%,增长3.62个百分点;沙漠化年扩展速度已由5年前的1000平方公里减缓到目前的353平方公里。目前,全盟已建成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3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000万亩,占到了全盟国土面积的近十分之一。

  贺兰山国家级森林保护区是阿拉善的生命山,也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屏障,它为沿山十几万人提供水源。自阿拉善盟对贺兰山彻底实现了退牧还林还草封育保护后,贺兰山的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林区森林面积由过去的36万亩增加到60.6万亩,森林覆盖率由31.6%提高到45.7%;山间明流由13条增加到23条;野生动物种群和数量也明显增多,岩羊种群数量由1万只增加至1.5万只,马鹿由2千头增加到6千头。作为我国第二大内陆河流黑河的尾闾湖泊,位于额济纳旗的东居延海10年前已告干涸。阿拉善的生态恶化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小小居延海,牵动中南海”,2000年国家投资4.9亿元,启动了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抢救与生态保护工程。通过多年的调水生态治理,东居延海再现了碧波荡漾的壮观景象,水域面积达到42平方公里,最大蓄水量超过9000万立方米,曾经绝迹了的大头鱼又在此繁衍生息,现居延海湿地已是遗鸥、天鹅、灰雁、黄鸭等许多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迁徙、越冬和繁殖场所。额济纳胡杨林得到了有效恢复,现在胡杨林面积从39万亩增加到44万亩,保护区内植被覆盖率达到70%以上。该地区的沙尘暴逐年减少,由2001年发生27次递减到目前的1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