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鲁科尔沁旗:美丽乡村文化引领

02.09.2016  15:11

  “每天早晚我都来广场锻炼,环境美、空气清新!”在阿旗乌兰哈达乡榆林堡村村民广场,村民高洪斌一边锻炼一边对记者说。广场上跳跳舞,棋牌室里下下棋,或到休闲长廊里散散步,这已成为阿旗各嘎查村村民的生活常态。

  阿旗结合“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对各嘎查村进行逐一规划,在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注重文化内涵的打造,让农牧民实现物质与精神双促进。

   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

  在“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中,阿旗各嘎查村庭院整齐划一,通了水泥公路,公路两旁栽满了树木,牧区进行了“四区”分离,有了卫生保洁员,彻底改变了脏、乱、差现象。在改善设施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培育乡村文化,依托民风民俗进行提质增效,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原则,打造出了各具特色的文化村。

  “爷爷,这个是什么呀?”“这个是做扫帚用的。”“那这个呢?”“这是种地撒种子用的。”在乌兰哈达乡杏树村民俗馆,琳琅满目的老物件让郭大爷的小孙女充满了好奇。民俗馆里收藏的都是具有时代意义的民俗物品,包括农机具、老式日常生活用品、老照片和五谷杂粮等,分类清晰,标注明确。在玻璃展柜区,既有毛主席语录和诗词选集,也有铜钱古币和粮票、布票。风匣、锄头、锅叉和草帽等老物件以及摆放在农机具和生活用品区的物品成为村里青少年了解民俗文化的生动课堂。

  巴拉奇如德苏木准诺尔嘎查波黑艾勒小组的村史馆以“留住波黑记忆、承载美丽乡愁”为主题,史馆保存着从人民公社化到生产承包责任制期间的财务账目及苏木、旗、市、国家等多级文件。

  “你看这村子建得多带劲儿,看病、孩子上学、办个证照基本都能在家门口解决,住着舒坦,看着顺眼,就连游客都直夸在咱这找到了小时候老家的感觉!”正在村口便民超市整理商品的村民郭有满意之情溢于言表。

   产业融合描绘农业生产肌理

  对种花情有独钟的刘艳华是红山区文钟镇二道井子村村民。“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实施,村庄的仿古式建筑和周边地区对文化历史的发掘,让他们夫妻档成立的春蕾花卉合作社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村里有农家乐、客栈,这有花卉基地,我们要是做好了,能带动更多姐妹参与进来。”刘艳华满是憧憬。

  随着“十个全覆盖”工程民生乐章的奏响,这里的农民实现了安居与乐业的同频共振。

  二道井子农产品生产加工、三道井子农家餐饮、东三眼井无公害蔬果采摘、南大营子农耕文化、西水泉民俗文化等10个特色示范村的建设,带动了6400户、1.76万人增收致富。

  依托农产品产业园区,红山区全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农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率提高到54%,人均收入2.3万元。

  而农村社区就业服务站的设立,更是直接推动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实现了产业与农村互动,促进了农民多元增收。

  三次产业的融合,使红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喜人变化。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农民从一产向三产转业,原本农村发展农业只温饱不挣钱的思维定式在这里被一一打破。

   路网建设激活美丽农村血脉

  安国强是市区某单车俱乐部负责人,在前几天举办的最美乡村·最美骑行——田园自行车赛中,刚刚带领百余名骑手在文三线完成了比赛。“沿途景观特别迷人,我们这次专门选取了18.8公里的路程长度,弯路、坡道都十分适合比赛,这样的路线对我们骑手来说简直是完美!”说起前几天的比赛,安国强依然难掩兴奋之情。

  安国强说,由于道路沿线都有村庄分布,大家特别喜欢这里,没事携亲带友去附近正在建设的文化遗址公园看看,骑骑车、观观景、逛逛采摘园、到农家客栈歇歇脚,这里是近郊游难得的去处。

  走过、路过、亲身体验过,才真正明白了安国强的感受。这里所说的文三线就是红山区结合“十个全覆盖”工程、投资3.92亿元精心打造的集风貌展示、历史文化探寻、古文化再现、休闲观光及市民娱乐为一体的“百里乡游观光带”。

  这其中包括306国道“城市景观路”,赤新线、文三线“乡村风情路”,111国道“产村融合”路三条精品线路,同时还建成骑行、自驾游两条乡村旅游路线,形成了环城区东南部美丽乡村风景带和“十个全覆盖”工程示范带。这里的油松、灌木等各类树种有55万棵,依山就势、傍河就景而建的叠翠台、杏花台、秋实谷等景观区11处,山间林翠同旱作农业交错相对,移步换景、看景辨村,“十里不同景、人在画中游”的强烈视觉冲击为当地乡村游吸引来大批市民和周边居民。

  汽车沿着百里乡游观光带行进,绿树花海间,我们看到的是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后呈现的美丽景色。而让人更难忘的是,每个村子在变“崭新”的同时,也勃发着百年、千年农耕文明的醇香。(驻站记者梁粝元)

[责任编辑 魏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