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老区气象新

20.09.2015  17:03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斯战争胜利70周年。革命老区气象部门在气象改革发展的热潮中,秉承老区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大力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保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气象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迸发了新的活力。

 

 

  中国气象报通讯员王双正摄影报道 近日,河南省宝丰县气象局干部职工在马街伏击日寇遗址纪念碑广场前开展“勿忘国耻,圆梦中华、铭记抗战历史,传承抗战精神”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

 

   瑞金:观云测雨 守护红都

 

   中国气象报通讯员雷敏 黄钧 记者邓志华

 

  “我是红都气象员,掌管大地和蓝天;观测场内观风云,百叶箱前测冷暖……闪光的青春温暖的情,默默无闻作贡献!”这是一首红色故都江西瑞金气象人自已创作的《红都气象员之歌》。正如歌词中所唱的,一支“观云测雨、守护红都”的队伍在这里默默奉献,为革命老区防灾减灾和振兴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走在防灾减灾最前列

 

  “日东水库是炸坝还是照常开闸泄洪,就看今晚到明天有没有大雨了,市气象局怎么看?”5月19日21时,瑞金市委书记许锐在抗洪应急会议上急切地询问市气象局局长俞文秀。俞文秀果断回答:“19日22时到20日8时,我市各乡镇包括日东水库阴天,无降水。”“好!就听市气象局的,不炸坝!”许锐拍案而定。

 

  今年主汛期赣南暴雨不断。5月18日至21日,瑞金再遭强降水侵袭,全市平均降雨量达208.0毫米,大部分乡镇遭灾,绵江河严重超警戒线,瑞金最大水库——日东水库频频告急。有了市气象局准确超前的决策建议,险情被一一化解。为此,市气象局荣获全市“抗洪抢险先进单位”称号,许锐用“成效卓著”大加赞誉。

 

  瑞金地处赣州东部,是全市的暴雨中心,历年汛期降雨集中且强度大,河流、水库容量压力大,河水“进城”的危情时有发生,防汛任务十分繁重。多年来,瑞金气象人在“天灾”面前大显身手,作出了准确的天气预警信息,为防汛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守护着红都人民群众的安澜。

 

  为红色旅游提供保障

 

  瑞金是响誉中外的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红色资源丰富,红色文化特色突出。主动融入红色旅游名城大战略,是瑞金气象服务的又一大亮点。

 

  今年4月3日9时,一年一度的南苏区百万群众缅怀革命先烈清明祭奠活动在瑞金市叶坪红军烈士纪念塔广场启动。而早在10天前,瑞金气象服务人员就实行了24小时值守,实时滚动开展预报服务。近年来,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大会、纪念红军长征出发80周年等多项重大活动分别在瑞金举行,市气象局出色的专项服务赢得社会各界好评。

 

  作为一项业务化工作,该局将两个国家5A级红色旅游景区的低能见度、雷电、局地暴雨、低温冰冻、连阴雨、极端高温等气象灾害作为旅游气象服务重点,加强监测和联合会商,及时提供旅游决策和公众服务信息,并每天制作发布城镇空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指数、舒适度气象指数等环境气象服务产品。

 

  今年8月11日,瑞金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为我们做好、做实、做细旅游气象服务这篇大文章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俞文秀说。目前,市气象局联合旅游部门谋划在景区增加建设负氧离子、酸雨、紫外线等观测项目,向游客提供景区生态环境气象信息。

 

  硬软并重推进气象现代化

 

  出色的气象服务,源自于气象现代化能力的提升。近年来,该局分别建成了气象卫星资料接收系统、天气预报可视会商系统、气象资料业务系统操作平台、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运行监控平台、中小河流山洪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平台、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硬件建设突飞猛进,软实力随之攀升。

 

  出色的气象服务,更赢得瑞金市政府对气象事业的倾力支持。除每年加大气象投入外,瑞金市政府还提供配套资金用于防灾减灾大楼建设,拨付经费支持更新新一代全自动车载火箭作业系统,将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建设县级配套经费列入2015年财政预算……

  当下,瑞金市气象局正在抢抓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等机遇,努力擦亮红大地之上这颗闪亮的气象之星。

 

  

 

   白色:驶向气象现代化的快车道

 

   中国气象报通讯员翟殷斌 记者姿娜

 

  “百色是革命老区,也是边穷山区,百色气象事业能有今天的成就和发展,靠的是一股精气神。”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气象局局长黄建平如是说。

 

  黄建平口中所说的精气神就是对百色起义精神的传承。1929年,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领导和发动了百色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书写了中国革命历史光辉的一页。自此,“坚定信念,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无私奉献”的百色起义精神就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孕育传承,也成了百色气象人推动气象事业发展、实现气象现代化的精神动力。

 

  百色市气象局成立于1951年,在成立之初,条件非常简陋,大家挤在几间低矮的平房里办公、生活。现在已82岁高龄的退休职工张传德用“三苦”来描述当时的状况:环境艰苦、工作辛苦、生活清苦。而正是那一股植根于百色起义精神的韧劲,激励着一代代气象人在这里挥洒心血和汗水。

 

  “百色气象这支队伍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有高度的事业心。”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对这片红土地上蒸蒸日上的气象事业和气象人的精神风貌如此评价。

 

  2013年,百色被广西气象局确定为在全区率先实现气象现代化的4个试点市之一。“百色有这个基础、实力和潜力,自治区气象局党组作出这个一定是有根据的。”自治区气象局副局长覃武表示。

 

  如今,百色气象现代化建设正驶向发展的快车道,气象业务和服务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运行。

 

  据业务科副科长黄飞介绍,近10年来,百色先后建成了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和L波段探空雷达系统,在全市135个乡镇、主要江河、水库以及地质灾害易发区等区域建起462个自动气象观测站,升级改造国家级台站地面观测系统,实现云、能见度、天气现象和常规要素全部观测自动化,建立快速高效的气象信息网络传输系统,形成了广覆盖、高精度、快传输、立体化的气象灾害自动监测站网。

 

  “现在气象灾害自动监测网的自动化传输及时率是很高的,各项传输指标都达到了99.96%以上,属于优秀等级。”负责气象通信网络传输的工程师岑瀚言语中充满了自豪。

 

  在预报预测业务和服务能力建设上,年轻的黄开刚自2012年担任市气象台副台长主持全面工作后,率领业务骨干团队建立起百色本地化预报系统和乡镇精细化预报系统,着力完善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山洪地质灾害预警平台等业务平台建设,使预报预警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而在气象信息服务终端建设上,百色不仅率先在全广西成功开播乡镇电视天气预报节目,而且实现了气象信息一键式发布,只要鼠标轻轻一点,气象信息就能通过通过手机短信、广播电视、声讯电话、网络、微博、电子显示屏、大喇叭等智能化媒体飞进寻常百姓家。

 

  “我们的气象现代化建设之路之所以走得这么顺畅,离不开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市、县政府的重视和投入也功不可没。近年来,每年政府投入气象现代化建设的经费都超过1000万元。”作为分管财务的副局长,赖三钭心中有一本细密的账簿。

 

  2013年,百色市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挂帅的气象现代化建设领导小组,印发了《百色市推进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既描绘了蓝图,也明确了实施的步骤和措施。

 

  “到2018年,基本建成结构完善、布局科学、功能先进,满足社会需求和气象事业发展要求的气象现代化体系,气象事业整体实力跨入全区先进行列,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这是百色市政府提出的气象现代化建设目标,也是百色气象工作者在气象现代化征程中努力前行的坚定方向。

 

  

 

   牡丹江:红色基因激活改革发展动力

 

   中国气象报通讯员张玉成 姜虹

 

  历史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传承红色基因的黑龙江省牡丹江气象工作者伴着全面推进气象改革与气象现代化的节拍迈开了新的步伐。

 

  “项目建设、规划审批、农业区划,什么事都得有气象参与,以前没有感觉到,现在觉得气象工作真是太重要了。”牡丹江市行政服务中心主任赵国权由衷地说。

 

  今年4月份,牡丹江市气象局加快了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步伐:市、县两级气象事业单位全部进行了独立设置,并完成了独立法人的登记注册工作。为强化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牡丹江市政府还落实了地方人员编制,将牡丹江市气象灾害防御中心纳入财政预算。

 

  “深化气象改革,推进政事分开,有利于不断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牡丹江市气象局局长陈海军说,今年8月份,牡丹江市政府将气象灾害监测、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气象防灾减灾科学知识普及及宣传和培训纳入了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目录,气象公共服务性质得到了明确。

 

  与此同时,牡丹江市的气象社会管理工作也在政府安全管理工作中“落地生根”。牡丹江市气象局行政执法科科长冯岩说:“2015年,我们参加了牡丹江市政府安全督战大检查工作,气象部门全程参与对社会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督战工作,气象管理职能得到进一步强化。”

 

  随着气象改革的深入推进,政府对气象工作的重视程度也逐渐提高。今年,牡丹江市政府在《牡丹江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实施意见》的基础上,又印发了牡丹江《气象现代化建设考核评价办法》,强化了政府气象建设主导作用,为气象社会管理工作又注入了强心剂。

 

  一连串的政策“大礼包”,分量空前厚重,牡丹江市所辖6个县(市)争相推进气象现化化建设。宁安市落实办公和建设用地在镜泊乡响水大米项目区建立了现代农业示范保障区、在镜泊湖畔建立无人值守自动气象站;海林市在林海雪原腹地的“中国雪乡”建设无人观测气象站……

 

  追溯往昔,1932年到1945年,牡丹江儿女用献血、智慧、毅力与日本关东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面向未来,气象工作者信心满满,正踏着红色印记,弘扬革命老区精神和北大荒精神,加强现代化装备设施、高层次人才队伍、气象业务系统智能化建设,绘一幅气象现代化蓝图。

 

  

 

   黄冈:助推大别山老区旅游发展

 

   中国气象报通讯员 张白云

 

  巍巍大别山,绵延数百里,如一颗明珠镶嵌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这里的自然景观壮阔险峻;这里的革命根据地遍及全境,灿烂的革命历史让这里成为蜚声中外的红色旅游胜地。如今,以湖北黄冈为中心的大别山革命老区,凭借深厚的红色文化和奇特的地理地貌成为湖北红色旅游的主体。

 

  据黄冈市旅游局局长田洪光介绍,黄冈漂流资源丰富,共有15条漂流线路,在麻城天景山、九龙大峡谷、英山桃花冲、浠水三角山龙潭峡等多处景区均有此旅游项目。

 

  6月24日上午,第三届中国·黄冈挺进大别山漂流赛开幕式在风景如画的黄梅县柳林玫瑰谷生态风景区举行。漂流赛能否顺利开展与天气条件密切相关,气象服务是否及时准确关系到整个赛事的进展。

 

  为保障赛事安全顺利进行,黄冈市气象局成立了气象服务领导小组,并制定了保障方案。预报服务人员提前一周开展气象服务工作,密切监测天气变化,每天及时提供实况、常规预报、精细化预报和景区专项服务等内容。在赛事期间,黄冈气象局将短期、临近预报与跟踪服务相结合,以短信、电子邮件、电话、户外电子屏等多种方式向赛事组委会和公众提供精细化的气象服务信息,保障了赛事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得到了组委会的肯定和表扬。

 

  “多亏了市气象局每天给我们滚动发布最新预报,有暴雨天气过程时还会提前给我们发送专题旅游气象服务信息。这种量身定做的气象服务信息提高了整个赛事的服务质量,让我们感觉很贴心。”赛事组委会负责人感慨地说。

 

  红色旅游因为增添了绿色而更显灵动。大别山苍郁峻拔,空气清新,气候舒爽宜人,负氧离子含量极为丰富。大别山度假区不仅是休闲度假、疗养健身的好去处,更是理想的避暑胜地。奇美的山景和气象条件关系密切,景区安全及其气象服务需求也随之大大增加。

 

  为竭力降低气象灾害对旅游业的影响,共同做好旅游气象服务,黄冈市气象局与旅游部门展开一系列合作,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旅游气象服务。在天堂寨、薄刀锋、龟峰山等景区,均建有自动气象观测站。这些观测站对景区内的温度、湿度、降水量、风速等气象要素进行监测,每小时向黄冈市气象局传输一次数据。“大别山区地形复杂,容易出现局地强对流天气,对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景区的气象服务信息对游客出行安全非常重要。”据薄刀锋景区负责人介绍,“市气象局把自动气象站直接建到景区,景区的天气情况能一目了然。一旦有灾害天气发生,我们就能提前采取防范措施。”

 

  随着黄冈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现有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已不能满足观众对天气预报的多样化需求。作为红色旅游胜地的主要城市之一,黄冈市气象局与旅游部门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旅游气象影视节目的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日前,黄冈市气象局与黄冈广播电台联合开设的黄冈旅游天气预报节目,已经正式开播,每天在黄冈电视台农村文化频道定时播出黄冈各景区天气预报。黄冈旅游部门表示,将与气象部门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共同为黄冈旅游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我们将继续在主要旅游景区建设气象观测站,组建旅游气象观测网,加强旅游气象服务,提升黄冈旅游品牌形象,促进黄冈旅游气象发展;还将根据景区基础地理情况、景区特色等信息,制作旅游指数、旅游天气提示等产品,便于游客出行。”黄冈市气象局副局长李建平表示。

 

   (来源:《中国气象报》2015年9月18日4版 责任编辑:赵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