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籍六旬老人高步茂8页信纸寄内蒙古 寻好友刘建华
14.09.2015 14:00
本文来源: 新华网
九十年代来东胜打工得到帮助,时隔二十年特别想念——
高步茂老人的来信
8月30日,鄂尔多斯晚报新闻热线接到一个来自河北省的电话,电话中年过六旬的高步茂老人告诉记者,他九十年代来东胜打工时受到了很多热心人的帮助,如今到了晚年,他尤为思念曾经帮助过他的好友刘建华。为此他写了一封信,希望通过本报能帮他找到这位昔日好友。
昨日上午,记者收到了这封来自河北省辛集市焦庄乡南来家庄村的挂号信,长达8页的纸张上,详细记录了他曾经在这里发生的故事。1992年秋天,为了给患有晚期脑垂体瘤的妻子多赚些医疗费,高步茂乘火车来到鄂尔多斯。来之前,身边的人都劝他不要来,说内蒙古人性格野蛮,很不好相处。可是来了之后,他发现这里的人热情厚道,根本不像传说中的那样。当时,他先在原达拉特南路的白天鹅大酒楼当厨师,酒楼是绒衫厂所属的服务公司,也正是在那里他结识了所属家电部的刘建华。在一年的相处中,刘建华和家电部的同事经常带他去家里过节,给他买生活用品,帮他给老家邮寄羊绒衫,让他感受到了家一样的温暖。一年后酒店转让,他又经刘建华介绍到伊旗的一家酒楼工作。几个月后,患病多年的父亲病重,他匆匆赶回老家,都没来得及和送他去车站又给他买了车票的刘建华说声谢谢,就离开了这个让他充满感激之情的城市。
“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我还记得和建华最后一次通电话时,他说家电部要散伙了,也不知道他现在生活得怎么样。”采访中,高步茂告诉记者。随后,记者几经周折,联系上了原绒衫厂所属服务公司的几位退休老职工,但是由于当时人事变动比较大,所以并未得到好消息。在此,报呼吁广大读者,如有认识刘建华的市民请与鄂尔多斯晚报联系,帮助这位六旬老人圆梦。 (孙海滨)
本文来源: 新华网
14.09.2015 14:00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