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开发:卸掉“包袱”,轻装上路
“中国第一个大型页岩气田——涪陵页岩气田的发现和建设,标志着中国页岩气开发实现重大战略突破,提前加速进入大规模商业化发展阶段,比原先预计的10年实现规模开发的时间大大缩短。”这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董事长傅成玉2014年3月在香港业绩发布会上所讲的一段话。
中国石化于2014年11月5日获得了由第五届世界页岩油气峰会授予的“页岩油气国际先锋奖”,以表彰北美以外世界首个页岩气重大商业发现。
但与此同时,社会各界尤其是广大利益相关方,对开采页岩气可能产生的水资源、环境、社会、治理等问题也很担忧。
为有效消除质疑,并更广泛地倡导全社会关注页岩气开发的ESG(Environment环境,Society社会,Governance治理)情况,接受来自媒体、公众和利益相关方的监督,2014年12月29日,中国石化正式发布了《中国石化页岩气开发环境、社会、治理报告》。这是我国首个页岩气开发环境、社会、治理的专题报告,在国际同行中也位居前列。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焦方正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报告》重点介绍了中国石化在页岩气开发中的ESG理念和实践,公布了中国石化在环境监测与环境监理、社区沟通和谐共建等方面所做的工作,以及涪陵页岩气田的开发进展、水平钻井和水力压裂技术创新等情况。
全力护水
页岩气具有连续分布、资源量大的特点,但开采难度大、开采技术要求也很高,需要通过水平井钻探和大型水力压裂等技术才能形成具有经济性的工业生产能力,因此也被称为“人造气藏”。而公众对水力压裂过程中是否会污染地下水、消耗大量水资源等问题十分关注。
焦方正对此表示,为使钻井活动与地下水隔离,避免对地下水产生影响,中国石化在钻井平台建设前会对地下100米内暗河、溶洞分布情况进行水文勘探,优选井位,避免勘探开发过程污染地下水。
《报告》提到,钻井中1500米直井段一律采用清水钻工艺,不用任何添加剂。
“清水钻与空气钻、泡沫钻相比,钻井速度虽然慢一点,但可以避免对底层水的污染,我们宁可慢一点,稳一点,也不能造成环境污染。”中国石化50785JH钻井队队长肖江红说。
页岩气开发的水力压裂过程需要大量用水,为了避免出现“与民争水”的问题出现,中国石化在涪陵页岩气田压裂用水全取自20公里外的乌江工业园区的生产用水,经公司自己的管线集输至各压裂施工平台。而施工全过程更是采取污水重复利用措施,实现钻井压裂废水回用率100%。
减少排放
页岩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它既是一种清洁能源,也是一种主要的温室气体。页岩气开发中产生的温室气体主要来自试气放喷时排放的甲烷和钻井、压裂过程中直接或间接排放的温室气体。
针对上述情况,中国石化在具体施工中优化了试气测试流程,实现“边测试、边生产”,最大限度地控制了测试时间。他们还对返排液进行密闭式油气分离处理,并使分离后的页岩气进入管网输送。
资料显示,中石化如今的平均单井放空燃烧气量比2013年减少了50%以上。为降低能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网电钻机替代柴油驱动钻机已被大力推广。
中国石化在强化环境监测与监理方面,也做了许多有益探索:《涪陵页岩气田环境监测方案》通过了相关主管部门的审查,与各级环境监测机构联合实施;建立环境监测站,为气田日常环境管理及时提供监测数据;同时开展气田开发的环境监理工作,监督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其批复中各项环保措施的落实。
服务社会
“焦石山歌”是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2014年的歌会上,晚会主办者特意把来焦石镇开发页岩气的石化人请了上来。经过一年多的接触,小镇上的居民对石化人已经不再陌生。舞台上,村民和石化人对起了山歌,在诙谐幽默的山歌中,热情的村民和远道而来的石化人成了“新搭档”。
涪陵地处武夷山下,位于长江和乌江交汇处。焦石镇是涪陵最偏远的乡镇之一,在发现页岩气之前,以农业为主,是当地榨菜、中药材、烤烟、生猪和反季蔬菜的生产基地。页岩气开发、加工以及管网建设给当地群众生活、企业生产带来了用气上的方便,也带来了新的商机。
焦方正介绍说,为避免和减少生产对当地群众生活的影响,中国石化严控施工作业时间,推广应用网电钻机,控制噪音;采用洒水车定时洒水,减少扬尘;投入资金与当地共同修建了近30公里道路,为周边居民修建水窖、水池;在旱季,调动工程送水车为村民送水上门。
中国石化对当地居民反映的每个问题都记录在案,及时调解处理,直至问题解决。他们还通过风险提示、公示公开、上门宣讲等形式,与当地群众建立了互信。
意在长远
截至2014年10月31日,中国石化涪陵页岩气田已探获页岩气地质储量1067.5亿立方米,完井110口,累计生产页岩气10.24亿立方米,销售9.80亿立方米。
中国石化董事、高级副总裁王志刚表示,“在中国,1个3口之家如用燃气做饭,一天大约用气0.5立方米,涪陵页岩气田平均每口井每天产气10万立方米,一口井就可以供应近20万个家庭燃气做饭。”
据国土资源部预计,中国页岩气产量在2015年有望达到或超过65亿立方米,2017年达到150亿立方米,到2020年将力争超过300亿立方米。
《BP2035世界能源展望》显示,除北美外,中国是页岩气供应增长方面最有潜力的地区。到2035年,中国和北美将合力贡献81%的页岩气。
相关评价结果显示,中国页岩气地质资源量为134.42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量25.08万亿立方米。其中,四川盆地页岩气资源量占全国的26%。百亿方涪陵页岩气田建成后,可每年减排二氧化碳1200万吨,相当于植树近1.1亿棵、800万辆经济型轿车停开一年,同时减排二氧化硫30万吨、氮氧化物近10万吨。
另外,目前我国天然气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仅为5.5%,远低于同期世界平均24%的水平,对外依存度也已超过30%。随着页岩气的规模开发,我国天然气自给能力将进一步提高,能源结构也将进一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