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教育局5项改革推进教育均衡

27.02.2015  09:28

[ 导读 ]昨日下午,呼和浩特晚报记者从2015年度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我市将采取一系列举措,下大力气推进教育均衡,促进教育公平。

  保障弱势群体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昨日下午,呼和浩特晚报记者从2015年度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我市将采取一系列举措,下大力气推进教育均衡,促进教育公平。

市教育局副局长云恒介绍,解决教育均衡问题,就是解决办学条件不均衡、师资力量不均衡、学校管理水平不均衡和教育教学质量不均衡4个问题。今年,市教育局将重点通过5项改革推进教育均衡:一是坚定不移地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二是逐步推行人事制度改革试点。人事制度改革是实现教育均衡的关键一环,人事制度改革的主体在学校,核心则是推行校长教师交流制。积极推行教师“县管校用”,这也是义务教育均衡的重要指标体系。今年拟在赛罕区进行试点,重点推进校长教师交流工作,待试点取得成果后,在全市推开;三是继续深化课程改革;四是加快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办学体制改革也是当务之急,办学体制落后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地区教育的发展,我市要积极在这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同时还要对“名校办民校”体制进一步规范,加大整治力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剥离,彰显教育的公平与正义;五是深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体验式活动,提升学生快乐学习指数。继续确立20个特色学校建设项目,推进学校教改实验、校本课程开发、文化艺术社团、体育艺术“一校一品”等特色建设工作。继续开展高中多样化建设。开展新型综合高中、多样化高中建设,在政策支持、课程改革策略、特色发展方向和优化社会环境等专题上深入研究,切实提升高中教育质量,争取再用3年时间,将自治区示范高中数量增加至12所。

据介绍,维护教育公平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那就是保障弱势群体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作为首府,现有8.5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我市就读,就学压力很大。今年,为进一步缓解我市少年儿童的就学压力,满足就学需求,我市又确定中小学、幼儿园新建续建项目34个,其中新建项目20个,续建项目14个,建设总面积将达到45.8万平方米,总投资将达到15.7亿元。继续做好市委、市政府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学校建设,年内完成中小学、幼儿园项目10个,预计投入资金8100万元。同时,加大学校标准化建设力度,新建各类实验室、功能教室628个,彻底改变实验课、心理健康课、艺术课、综合实践活动课开设不齐的现状。我市还将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预计投入2.2亿元,在“校校通”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全市中小学“班班通、人人通”,全市教育公共服务云平台初步建立,学校信息化各项指标体系基本达标,为实现首府教育现代化筑牢基础。

民办教育的有效补充是我市保障外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重要手段。今年,我市将大力扶持民办教育发展,使得民办教育资金增加到每年2000万元。要积极引入社会资金,成立民办教育基金会,确保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另外,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对民办学校教师进行高水平的业务培训。我市还将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严厉打击“空挂学籍”、“高考移民”等违纪违法行为。

>>>相关新闻

我市将投入1700万建设中小学足球训练基地

呼和浩特晚报讯(首席记者 志伟)昨日下午,呼和浩特晚报记者从2015年度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我市将加快推进出台《呼和浩特市校园足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年内安排1700万元专项经费,完成80所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申报和创建工作,建设中小学校园足球训练基地。

据介绍,今年,我市将从全国引进一批高水平足球专业人才,招聘足球专业教师,通过体育教师全员培训,使全体体育教师能够胜任足球教学基本要求。同时,我市还将继续抓好小学、初中、高中三级联赛,以联赛带动学校业余训练水平的提高。按照自治区的安排部署,足球三级联赛将在3月1日启动;以游戏形式为主,在幼儿园广泛开展足球兴趣活动,培养幼儿足球爱好,建立“娜荷芽杯”幼儿园足球兴趣活动体系;小学则以旗县区为单位,广泛开展校内班与班、年级与年级“校长杯”足球赛;初高中在旗县区联赛的基础上,选拔出成绩优秀的代表队参加全市初中组和高中组“旗县区长杯”及“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通过这些活动,努力在全市形成“校校有联赛,班班有比赛,人人爱足球”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赵钦 ]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