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济纳旗交通"3+"组合拳助力脱贫攻坚
2018年,额济纳旗计划投入资金约5300万元推进“3+”模式,实施古日乃至乌力吉图公路、查干波日格至那仁宝力格蔬菜种植基地公路、G331至巴彦塔拉公路,破解偏远贫困地区“行难”瓶颈,引导农村牧区特色产业发力,支撑旅游资源挖掘,竭力打好交通“3+”组合拳,助力脱贫攻坚取得新成效、乡村振兴实现新作为。
“ 交通+戍边 ” ,着力破解偏远地区 “行难” 瓶颈。 2014年以来,额济纳旗先后组织实施马鬃山通乡路、哈日布日格德音乌拉镇通乡路、温图高勒至格日勒图公路、达来呼布至古日乃公路等9条惠及“两湖两山”地区(拐子湖、古日乃湖、马鬃山、黑鹰山)的公路建设项目,建设总里程达370.11公里,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2.24亿元,实现了苏木镇通畅率100%的预期目标。“两湖两山”地区通行条件明显改善,守土戍边居民间沟通联络更加便利,同时为实现偏远地区居民转产增收提供了有力的出行保障。
“ 交通+三农 ” ,着力引导农村牧区特色产业发力。 以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实施通村组硬化路建设为重要抓手,额济纳旗牢牢扭住农村牧区公路建设服务于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农民增收这条主线,精心组织,科学规划,广泛听取农牧民代表意见,围绕“打通断头路、修建环线路、服务新农村”的思路,将老百姓急于修的、愿意修的、参与积极性高的路纳入重点解决范畴,并结合特色农牧产业,有序推进农村牧区公路改造、延伸和联网工程建设。近年来,先后投入资金约5207万元,对东风镇、巴彦陶来苏木等5个农牧业发展较快的苏木镇实施了101.472公里的特色致富路。同时,为建设美丽乡村,打通服务农村牧区“最后一公里”神经末梢,2014年-2016年实施嘎查村街巷硬化工程61.013公里、通村油路养护改造73.798公里、嘎查住户给排水工程5处、修缮美化工程21项,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7992.24万元,全旗19个行政嘎查村,街巷硬化工程覆盖率达100%。
“ 交通+旅游 ” ,着力支撑旅游资源挖掘。 为助力旅游产业发展快速进入2.0时代,额济纳旗紧紧围绕农村牧区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业拳头产品转型升级,2016年-2017年,先后以安全为中心、以牧家游为支点、以额济纳旅游两大名片为基础、以乡村旅游为骨架、以打造特色嘎查村为抓手、以融合旅游设施为目标,组织实施了达来呼布镇至黑城景区道口、东风镇至老人湖景区道口改造工程、省道312旅游驿站连接线、航天路至巴彦宝格德至狼心山水闸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1.3亿元。同时,积极申报东居延海至西居延海(小海子)旅游公路建设项目,巧搭国省干线建设的顺风车,利用G331线北银根至路井段项目建设的有利契机,通过设置古居延泽景区连接线、赛汉陶来车观胡杨旅游环线,进一步推动旅游资源的挖掘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