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府全民健身事业不断推进

29.09.2015  20:22

   本网讯(记者 巴菊媛) 8月28日至29日为期两天的全民健身工作现场会在呼和浩特市举行。

  呼和浩特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史荣恩介绍说,“打造一流首府城市,建设一流首府经济”,体育自然必不可少,呼和浩特市体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全民健身工作是体育事业的基础,在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呼市体育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40%,建成了“国民体质监测指导示范中心”,优良的群众体育传统和浓郁的全民健身氛围,推动了体育事业各方面工作齐头并进,夯实了首府全民健身的基础。

   全民健身事业协调发展

  呼和浩特市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有着深厚的基础和良好的传统。近年来,牢牢把握场地普及化、网络健全化、活动经常化、健身科学化等关键环节,加快群众健身场地建设,不断完善全民健身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体活动,着力培养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大力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行动,呼和浩特市群众体育事业取得了显著进步。呼市现有单项体育协会34个、体育俱乐部47个、各级体育指导员4688名,每年完成国民体质测试3000人以上。“万人登山”、“世界行走日”、“健康快车进社区”等活动已形成品牌,单项群体活动每年达百余项之多。

  从2012年开始,呼和浩特市规划打造了“一线两带”全民健身网络体系,“一线两带”基本实现了东西南北中处处有体育设施和体育公共服务,覆盖和辐射了市区的大部分区域。在大青山南坡一线的生态健身带开展登山、滑雪、高尔夫等活动,带动了群众自发进行远足、登山等活动。在以新华大街为主的健身中心线命名体育公园、建设体育场馆、配置体育器材、配备社会体育指导员,形成了群众自发进行健身活动最为集中的区域。在以东起自治区政府广场,西至南湖湿地公园,环河区域为主的休闲健身带开展钓鱼、游泳、风筝、徒步、自行车、健身操、户外等活动。“一线两带”全民健身架构,满足了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健身需求,形成了打造“十五分钟健身圈”的基础。

   服务体系坚持以人为本

  呼和浩特市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进社区、进小区、进机关、进厂矿、进学校、进村镇,适时开展体育下基层活动。坚持贴近市民、贴近家庭、贴近生活,广泛开展小型、分散、多样的体育活动,以个人带动家庭、以家庭带动社区、以社区带动社会。依托各级体育协会和单位、社区、俱乐部、晨晚练点来办好“健康快车进社区”等中小型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逐步达到“活动不断、高潮不断、亮点不断”。在活动的策划和组织上紧紧抓住我市地域、历史、文化基础、经济社会环境的特点,加强各级群众体育组织尤其是体育社会团体的建设,着力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不断扩大全民健身志愿者队伍,完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体系。

  体育基础设施是开展全民健身工作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体育基础设施建设,2013年3月20日,自治区党委常委、市委书记那顺孟和利用一天时间实地察看我市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召开研究全市体育工作的专题会议,明确了建设呼和浩特游泳馆、体育馆、市体校项目,并确定在市全民健身中心和公园建设小型体育文化综合馆,为体育事业全面发展打造了广阔空间。目前,全民健身中心体育馆、青城公园、公主府公园小型综合体育馆已建成,即将投入使用。市游泳馆、体育馆、市体校项目也将于2016年建成。在此基础上,市体育局还将选择适宜的区域陆续再新建一批小型体育文化综合馆,为健身群众创造舒适便利的健身环境。

  从去年内蒙古自治区被国务院为全国首个足球改革试点省区以来,呼和浩特市的足球设施建设突飞猛进。目前市区已建成31片笼式足球场地、5个室内足球馆。建成后场地均免费或低价开放,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7月份进行的场地调研得到的数据显示,全市笼式足球场地每个场地一周的活动人次为1000-3000人,初步计算现有31个笼式足球场每周能够满足5.6万人次进行活动。 我们看到,首府的全民健身事业在不断推进,通过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定会吸引更多的人群参与到全民健身当中。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