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部“一带一路”矿产地质专辑出版

23.03.2017  14:48

  近日,在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专项和国家海洋局项目的资助下,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科院资源所王宗起研究员和赵元艺研究员在《地质通报》2017年第1期组织出版了 “一带一路”矿产地质专辑,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一带一路”矿产地质的专辑。

  据介绍,最初“一带一路”包括亚洲大部分、东欧、北非等区域,包括中国在内共65个国家,可称为狭义的“一带一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非洲和南美洲的多数国家也积极加入其中,目前的“一带一路”国家已超过65个,可称为广义“一带一路”。由以往掌握的情况看,广义的“一带一路”国家的铀、铜、铝、铅、锌、镍、铁等大宗能源与重要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三稀等新兴工业矿产也有较大潜力。

  无论狭义还是广义的“一带一路”国家,都与中国矿产资源具有较好的互补性,沿线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矿产地质工作程度低,成矿条件好,找矿潜力巨大,而且与中国有长期睦邻友好关系,矿业勘查开发合作基础良好。这些区域将成为中国矿产勘查与开发优质产能合作的重要目标地区。

  本次以综合研究为主要手段,组织出版了“一带一路”矿产地质专辑共11篇论文约30万字,内容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广义的 “一带一路”范围内铜、金矿床成矿规律、典型矿床研究进展的总结,重点是环太平洋成矿域和与碱性岩有关的矿床;二是狭义的 “一带一路”范围内矿产的分布规律、找矿潜力及典型矿床的研究进展的总结,包括:大型超大型金矿床地质背景与成矿作用,重要非金属(钾盐与硼矿)、能源金属(铀矿和锂矿)矿产的分布规律与开发技术,“中新”经济走廊的地质矿产特征与找矿潜力及“东南亚”地区的成矿规律,重要国家典型矿床研究进展;三是中国企业在 “一带”范围矿产勘查开发建议。

本专辑将为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在地质矿产领域落地以及中国矿业企业“走出去”提供帮助。

内蒙古首例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开庭
       晨报融媒记者 王晓玲   本报Nmgcb.Com.Cn
内蒙古公布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情况
       晨报融媒记者 温晔峰   本报Nmgc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