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驳斥内蒙古风电开发致北京雾霾

02.12.2014  10:30

  “APEC蓝”走了,雾霾又回来了,北京人民翘首企盼“等风来”。

  近日,《中国国家地理》发表文章《谁偷了北京的风? 》,提出了一个新鲜的观点:北方的“大风口”内蒙古地区五年内暴增了近32倍的风电装机容量,这些风机可能“偷”走了北京的风。

  对此,中国风能协会转发中国气象局专家朱蓉的文章反驳称,气象站的观测发现,即使是风电开发突飞猛进期间,风速也没有突变。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教授赵宗慈2011年的研究文章称,通过数值模拟计算,风电场效应使风速明显衰减,之后回升,影响距离仅30到60公里。

  11月21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教授韩永翔向澎湃新闻表示,在目前的气候背景下,大力推动节能减排,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才是真正的治霾王道。

  内蒙古风电开发偷走了北京的风?《谁偷了北京的风? 》一文称,从2008年以来,中国北方的“大风口”内蒙古地区开始打造“风电三峡”,“巧合的是,京津冀地区雾霾天气的剧增,也正是从2008年前后开始。”。

  风电大开发与北京风速的减小,是巧合还是真有因果?文章表示,目前并没有可靠的研究和确凿的结论。“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此进行深入思考。”

  该文援引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教授赵宗慈的观点称,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基本上一致认为,风电场对局地风速有明显影响。他认为,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得出的结论也很相似,风电场效应使风速明显衰减,之后回升,影响距离为30到60公里。但是,北京在内蒙古的400公里开外。

  中国气象局首席气象服务专家朱蓉研究了1961年—2013年气象站观测风速的长年变化。她研究发现,河北北部及周边内蒙古区域内目前规模的风电场建设,对整个区域的地面风速变化没有明显影响,地面风速的变化基本上是渐进的,尤其是在2006年—2010年风电开发突飞猛进期间,也没有看出有外力影响下的突变。

  在大气物理专家韩永翔看来,北京的风速减小,是基于全球的气候背景。正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使得大陆与海洋温差缩小,气压差缩小,“不但北京、中国,甚至全球的风速都在下降。”

  但是,其对全球的增暖效应远低于人类排放温室气体造成的增暖效应。

  赵宗慈强调,目前风电场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较少,争议较大。朱蓉的文章也称,现有的研究都是基于理论计算,大规模风电开发的环境影响效应问题还有待于深入研究。

  节能减排才是王道。

  朱蓉表示,近3年以来,京津冀地区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居全国首位,是导致京津冀灰霾天气频频发生的根本原因,风电开发的大气污染环境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2011年—2013年,河北省机动车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量均位于全国第一,氮氧化物年排放总量50万吨—60万吨,颗粒物年排放总量5万吨—6万吨。

  2014年3月8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指出,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单位面积的污染物排放强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三大区域占全国国土面积的8%,但是却消耗了全国煤炭的43%,其中以京津冀为最大。

  吴晓青称,重污染天气的形成,污染物排放量大是根本原因,不利于扩散的气象条件是直接原因,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的叠加是重要的因素。

  赵宗慈在2011年关于风电场对气候变化的研究综述称,即使将现有的化石能源全部用风能替代,对全球的增暖效应远低于人类排放温室气体造成的增暖。

  韩永翔也认为,暂时将北京风速减小与风电开发看做“巧合”可能更为恰当。“在目前的气候背景下,大力推动节能减排,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才是真正的王道。”(摘自澎湃新闻网)

[责任编辑 李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