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原高标准推进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

26.06.2015  11:41

  (通讯员张丽霞)今年,五原县农业综合开发办认真贯彻落实全县关于“效率提升年”活动的要求,以项目实施的效率、项目发挥的效益、项目建设的效果为抓手,高效推进项目建设,全面提升农业综合开发管理水平。

  一是抓好项目实施,提高效率。以效率为根本,在项目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质量、规范化管理和创新机制上实现新提升。县农发办认真研究国家和自治区农业综合开发扶持政策,根据县域经济发展要求和《农业综合开发“十三五”规划》,科学合理编制项目规划,做细做实与群众的规划对接工作,符合生产实际。加强项目工程的质量监管,工程建设做到镇、村、组、监理、设计、建设单位“六方”参与、共同监督,项目建设遵守“四项制度”,即招投标制、合同制、监理制和项目资金公示制。资金管理实行县级报账制及“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的“三专”管理。在建后管护上,落实产权、管护人员和措施,切实提高管护效率。

  二是抓实项目质量,注重效益。以效益为核心,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上实现新提升。县农发办不仅注重项目建设标准,而且认真组织开展项目绩效考评工作,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开发工作最终目标,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和产业化经营项目,着力加强农田渠沟路林田综合治理的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有机肥施用、葵花叶面肥施用和脱硫石膏盐碱地改造等科技示范推广,提高土壤的地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围绕项目区主导优势产业发展需要,扶持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和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种植大户,实施农业品牌带动战略,发挥项目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三是抓好项目成效,体现效果。以效果为标准,在群众满意上实现新提升。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立项时尊重群众意见,设计时解决群众关注的问题,工程建设时聘请项目区群众监督员,真正把评判权、监督权交给群众,使项目建设和管理紧贴群众利益,把项目建设成“民心工程”,让项目区群众真正享受到农业综合开发成果。

[责任编辑 魏莉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