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美黄河行】六旬老人亲述:昔日烂泥滩 今朝精品旅游线

05.09.2018  13:41

空中俯瞰包子塔,三面环水,一线通陆    @塞外游侠 航拍

   内蒙古晨报全媒体记者 李艳红

  “以前这就是个烂泥滩,现在有花、有草,不是在这里生活了近40年,我还真不信这就是我的家。”鄂尔多斯准格尔旗魏家峁镇杜家峁村南峁自然村60岁的蒙叶女感慨道。

  蒙叶女所说的烂泥滩,就是现在的黄河大峡谷旅游区,这个旅游区位于蒙晋陕黄河大峡谷准格尔旗段,北起准格尔旗薛家湾镇城坡,南至龙口镇小占,水域长达80多公里,是黄河流域上最具特色的峡谷地貌,是中国最美十大峡谷之一,景区所在的杜家峁村包子塔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传统古村落。

  9月4日,20多家中央和自治区网络媒体记者和网络大V来到包子塔,听这里的居民讲述他们与黄河的故事。

  儿时黄河是捞鱼好去处

  聊起这么多年黄河沿岸的变化,蒙叶女说,儿时黄河就是他们童年的好去处,“那时黄河里的鱼很多,看着就让人喜欢,抓回去会养到水缸里。

  因黄河鱼脑袋大,身子小,常常成为餐桌上的一道美食,也成了蒙叶女儿时最大的迷恋。

  22岁时,蒙叶女从山西偏关嫁到杜家峁村南峁自然村,虽然跨越了两个省区,但用蒙叶女的话讲,“两头都在黄河岸边”。

  刚嫁到南峁,蒙叶女后悔了,“到处都是沙疙梁,荒无人烟”,她知道自己再也回不去了,常常朝着黄河对岸遥望故乡。

  随着儿子的降生,她才真正把这里当成了家。

  因忙于生计,她再也没到黄河边上捞过鱼。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蒙叶女不仅有了儿子还有了女儿,一家人靠着30多亩地生活,也过得去。

  “我没想到的是,我竟在这里见到了外国人,还有黑人!”更让蒙叶女没有想到的是,这里正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巨变。

  据了解,黄河大峡谷包子塔景区于2017年5月1日正式开门营业,独特的自然地貌吸引了众多游客,有北京的,广东的,上海的,甚至还有国外的游客,尤其是暑期,举家出游的小团体特别多,平均每天接待游客500人以上。

  活了60年,第一次“上班

  听说包子塔开门营业,还需要工作人员,工资待遇丰厚, 南峁村30多口人都想去试试,“全村就来了我一个,因为我懂做豆腐的技术。”蒙叶女乐呵地说。

蒙叶女正在做豆腐  全媒体记者 李艳红摄影

  虽然家距离包子塔有10多里路,每天早8点上班,中午休息两小时,晚6点下班,但蒙叶女并不感觉累。“这活儿哪有种地苦重,收入还挺好!

  说起这几年的变化,“如果不是生长在这里,我都不敢相信。以前人们总往外边跑,现在一出门,就能看到楼房,和城里人的生活也差不了多少。”蒙叶女说,如今沙疙梁上连外国人都来旅游,我们就工作、生活在这里,不用大车大马周折,还不用花钱,一出门就可以欣赏到美景。

  据了解,南峁村的几家煤矿不仅盖了许多楼房,还解决了当地人的就业,蒙叶女的儿子就在煤矿上班。

  蒙叶女除了在包子塔做豆腐外,也帮老伴打理农活,闲暇时也会和其他村民一起到包子塔遛弯儿。“做梦也没想到,我们居住的地方,就是人们传说中的后花园。

  临近采访结束,记者跟蒙叶女开玩笑,“现在还后悔嫁错了地方吗?

  她大笑道“这辈子值了!

空中俯瞰包子塔      @塞外游侠 航拍

  打造黄河大峡谷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目前,黄河大峡谷旅游区依托广袤的黄河峡谷风情和浑厚的黄河文化,全力打造黄河大峡谷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形成了“大成陵—大草原—大沙漠—大峡谷”内蒙古中西部精品旅游线路。

  准格尔旗虽是内蒙古西部的一座小县城,却连续多年稳坐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西部百强榜单的头把交椅,被人们称为内蒙古最富裕的旗县。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准格尔旗把旅游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来培育,不仅投资组建了文化旅游投资公司,投资开展了旅游景区配套设施建设,还打造了中国第一条黄河·长城水陆风景道,并依托黄河大峡谷、库布其沙漠、黄土丘陵砒砂岩、阿贵庙原始次生林等独特地貌,以及藏传佛教圣地宝堂寺、千年油松王、王爷府、古长城等文化古迹,开发了黄河大峡谷旅游区、准格尔召旅游区、油松王旅游区、黑圪崂湾湿地沙漠观光旅游区和暖水砒砂岩生态旅游区等特色旅游产业,为沿黄经济带的建设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