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美黄河行】呼和浩特:黄河岸边的幸福生活

04.09.2018  01:11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秘书长、网信办主任张佰成,内蒙古日报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孙亚辉为此次采访活动授旗  内蒙古晨报全媒体记者 张杨摄影

  全媒体记者 李艳红

  9月3日,“壮美黄河行”网络主题活动内蒙古行正式启动。20多家网络媒体记者和网络大V,以沿黄河沿线经济带为中心,对内蒙古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以及城乡发展进行采访。

  “臭水沟”变为景观河

  睡莲静静地躺在水面上,微风吹拂着河堤两岸的花草轻轻摆动,几个垂钓爱好者的身影随着波光向四周散开。

空中俯瞰大黑河    内蒙古晨报全媒体记者 张杨摄影

  “在几年前,这里仍是乱砍乱伐,生活垃圾遍地,前年对河道进行了整改,变成了市民休闲的好去处。”呼和浩特市大黑河防洪工程建设管理处综合部部长白强介绍,他在这里生活了20多年,见证了这里的变化。

  大黑河是黄河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最大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卓资县,由东北向西南流经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玉泉区、土默特左旗、托克托县五个旗(县、区),于托克托县双河镇汇入黄河,全河的流域面积为17673km2。河道全长225.5km,其中呼市境内河长139.5km。

  大黑河作为呼和浩特市的“母亲河”,建国以来一直没有进行系统治理。随着呼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面积不断扩展,大黑河已成为穿过城区的一条“市中河”,河道由于乱采乱挖、倾倒垃圾,河床严重破坏极度恶化,而且防洪标准已远不能达到城市设防要求。

  2016年4月1日,大黑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开工,2017年12月底竣工。

空中俯瞰大黑河    内蒙古晨报全媒体记者 张杨摄影

  “工程建成后,不仅使大黑河城区段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而且利用再生水形成碧波荡漾的景观水面,不仅创造出良好的水景观,而且实现了防风固沙、水环境整治及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白强表示,通过堤内景观建设,打造滨水生态廊道、提升河道空间活力,使这里变得鸟语花香,不仅给游人及市民提供了优美的休憩、娱乐环境,而且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提高了城市品位。

  居民用水近70%取自“母亲河

  “城区68%的城市用水主要来自黄河,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呼和浩特市的用水紧张状况。”呼和浩特市供排水有限责任公司制水分公司党总支书记赵景远表示。

赵景远    内蒙古晨报全媒体记者 李艳红摄影

  呼和浩特市引黄入呼工程是国家、自治区重点工程,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对解决首府市民吃水难、首府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托克托县黄河取水泵站    内蒙古晨报全媒体记者 张杨摄影

  赵景远介绍,供水工程跨越托克托县、和林格尔县、土默特左旗以及呼和浩特四个城区,线路全长近百公里。黄河水从托县黄河岸边取水泵站流入预沉厂经过一次沉淀后,加压通过63公里管道进入金海调蓄水库,进行二次沉淀,再由金海调蓄水库重力自流16公里输送到金河水厂,通过水厂一系列的消毒、过滤等净化处理后,再由加压泵站打入城市管网。平均日供40余万吨,用于呼和浩特工业、农业、生活饮用。

托克托县黄河取水泵站    内蒙古晨报全媒体记者 张杨摄影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按照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水质标准由原来的35项增加到了106项,黄河水经过呼和浩特市水质监测中心106项指标检测后,才会被配送到城市管网中,供居民饮用。

  把客人留下来 让村民腰包鼓起来

  “我们这里人均收入2万6千多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村里没有一户贫困户。”黄河沿岸的托县郝家窑村党支部书记郝争平自信满满地说,村里不仅仅靠农家乐,还打造了民俗文化、旅游,真正把客人留下来,让村民腰包鼓起来。

郝家窑村      内蒙古晨报全媒体记者 张杨摄影

郝家窑村成为沿黄休闲观光经济带上具有影响力的民俗旅游村    内蒙古晨报全媒体记者 张杨摄影

  据了解,郝家窑村有着300多年历史,近年来,以沟、粱、湿地等自然景观资源为依托,立足独特的葡萄种植、渔业养殖优势,大力发展集葡葡采摘、农家乐接待、农业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旅游产业,使得郝家窑村成为沿黄休闲观光经济带上具有影响力的民俗旅游村。

  郝争平告诉记者,郝家窑村东依山梁、西邻黄河的特有地形地貌形成了非常适宜葡萄种植的小气候,所产葡萄不仅皮薄汁甜、风味独特,而且营养丰富,现种植面积达1500 亩,年均葡萄产量达3000多吨。

  目前以农业观光采摘、垂钓和绿色田园旅游为主导产业,人均收入2.6万元,是托县为数不多的小康村。

郝来全    内蒙古晨报全媒体记者 李艳红摄影

  66岁的村民郝来全祖辈靠种植葡萄为生,他是当地的葡萄种植大户,家里种植着十几亩葡萄,通过发展葡萄采摘、农家乐,年收入突破了20万元。

  郝来全说,自己没有文化,所以羡慕有文化的人,他和老伴儿尽全力供养孩子们走出去读书,然后回来科学种植,让有家族史的葡萄业长势更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