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1号民生工程”进展如何?

07.12.2015  09:05

   开篇的话

  时间最厉害的地方就在于,你明明能感受到一分一秒,可是很多往事又恍如昨日。告别11月,进入12月,也意味着2016年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回望这一年,步入新常态的呼市经济换挡降速,民生图景始终与改革图景相互交织。开年筹划民生,年底盘点民生。2015年,一个依然被反复强调的词,是“民生”,一个依然被媒体高度关注的词,也是“民生”。民生之计,可以是一瓶水、一餐饭,也可以是一段路、一座桥……这些细小而具体的民生词语,体现的是老百姓对食有所安、住有所居、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深切盼望,也见证着各级党委、政府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工作首位的民生情怀。从本月开始,《首府新闻》分4期盘点2015年以来呼市民生领域的重点工作和所取得的成绩,敬请关注。

  早在7月底,呼市就决定将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城乡危房改造、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1号民生工程”,用3年时间让百姓从忧居走向宜居。这是事关老百姓利益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和责任工程,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1号民生工程”进展如何?

   回迁安置房加紧建设

  11月中旬,记者来到回民区孔家营回迁小区时,只见两栋高层建筑已拔地而起,楼顶还挂着一个大大的条幅:“封顶大吉”。回民区政府办副主任付旭刚介绍,孔家营回迁小区是在孔家营村原有的空地上建起来的,占地面积20多万平方米,可安置近2000户居民,基本满足了孔家营村民的安置需求。目前主体已完工,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及配套建设,总体进展顺利。

  在玉泉区观澜国际棚户区改造项目施工现场,记者了解到,该项目占地面积共40万平方米,其中的18万平方米用于安置约1900户小黑河村回迁居民。目前,小区的水、暖、电已配套完成,小区内也配套了幼儿园,项目总工程量的90%已完成。

  据了解,今年呼市计划建成回迁安置房28093套、267.7万平方米。但由于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较往年进展缓慢。为加快回迁房安置工作,切实解决群众回迁难问题,市政府先后出台多个文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

  在实际操作中,将解决玉泉区回迁房安置问题作为攻坚克难的切入点,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措施:对于回迁房主体工程已完工但配套设施不完善、且已签订回迁房建设协议的项目,由市政府筹集完善配套设施建设资金,推进回迁房项目早日交付使用。对于回迁房主体工程未完工、开发企业愿意且有能力继续建设的项目,由区政府督促企业尽早开工,各委办局加快建设项目手续办理,为企业融资创造条件。按照市政府工作部署,遗留办已经对符合条件的18个项目出具了转办意见,帮助企业完善建设手续,尽快推进回迁房项目建设。此外,对于回迁房主体工程未完工、企业资金落实不到位无能力继续开工建设的项目,由相关区政府与项目开发企业对接协商,经过对项目的评审后由企业撤出项目开发,市政府管理的国有企业代表政府接管完成后续建设。近期,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公司已经与相关区政府对接,着手试点接管急需解决的回迁房项目。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