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数字幸福年: 108名“鸡宝宝”来报到

04.02.2017  03:12

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就在新旧交替的时刻,新春“鸡宝宝”的诞生一定会为家人带来无限的喜悦。1月28日,是农历正月初一,也是鸡年的第一天,呼和浩特市共有108名“鸡宝宝”来报到。

呼和浩特市妇幼保健院医护人员除夕夜顺利接生“鸡宝宝”内蒙古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医护人员为新生儿护理

1月28日上午,记者从呼和浩特市妇幼保健院了解到,该院的第一个“鸡宝宝”是名可爱的小男孩,他出生在1月28日凌晨4时40分,体重3900克,也是该院新年里迎接的第一名新生儿,因此大伙儿亲切地称他为“贺岁宝宝”。新年第一天呼和浩特市妇幼保健院共接生了3名“鸡宝宝”。

另外,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三医院的妇产科内,也迎来了4名“鸡宝宝”的出生。妇产科护士长陈丽介绍,6时16分,一名男婴的啼哭声,迎来了第一名“鸡宝宝”。“孩子非常健康,体重为3550克,是非常标准的体重。10时整,又一位男婴顺利出生,体重3500克,一样是位健康的宝宝,母亲的情况也很好。19时30分,我们接生的最后一位‘鸡宝宝’是位女婴。体重比起其他孩子都偏轻,只有3400克,但宝宝很健康。大家也都为这位宝宝的顺利出生而高兴,也希望他们的人生顺顺利利。”

于此同时,从1月28日零时到24时,武警内蒙古总队医院一共迎来了6名“鸡宝宝”,其中有2名男孩,4名女孩。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的妇产科则接生了18名健康的“鸡宝宝。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妇产科也迎来了11名“鸡宝宝”。而在春节期间,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共有42名“鸡宝宝”出生,正月初一共有11名“鸡宝宝”出生。内蒙古妇幼保健院共有89名“鸡宝宝”出生,仅在正月初一就有55名“鸡宝宝”出生。经统计1月28日(农历正月初一)当天,我市共有108名新生儿诞生。

喜迎鸡年

大拨“二宝”将出生

每个宝宝的顺利诞生,都是一份送给父母、医护人员最好的新年礼物。“2017年新年的钟声敲响后,我们妇产科一共接生了11名新生儿,6名男孩,5名女孩,在数量上与平时差不多。在大年初二的时候,我们接生了一名9斤6两的巨大儿。虽然孩子的体重比平常的孩子要大很多,顺产的过程中出现了肩难产的情况,但是经过产妇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这个健康的女宝宝终于顺利出生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妇产科张风仙护士长介绍。

“农历正月初一,医院共有55名‘鸡宝宝’出生。当时我们所有的床位都开放还不够,就这还有很多孕妈在苦苦等待。”内蒙古妇幼保健院产科护士长王焕芳说,随着二胎政策放开后,很多家庭准备要二胎,接下来会有一大拨“鸡宝宝”正“奔波”在路上,作为妇儿专科医院,在春节期间700多位医务人员像往日一样坚守工作岗位,因为越到节日,责任越大。

35岁的李女士就在农历正月初四15时许生下了一名“二宝”,由于是高龄产妇并伴有妊娠糖尿病,她在大年初一已住院,当时还是加床。“大宝是个儿子,之前就期盼这回能生个‘小棉袄’,现在终于如愿了,大家都说鸡属相的宝宝挺好的。”李女士躺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部13楼产科病房的床上开心地说。

在武警内蒙古总队医院产科病房中,市民刘先生夫妇和家人也在大年初一迎来了家里的“二宝”。刘先生对呼和浩特晚报记者表示:“太开心了,其实按照预产期算,我爱人应该是元宵节后生小孩,这几天我们还在想孩子的名字呢,可能是过年打扫家有点累,爱人过年前就觉得有点不适,我们就提前办了住院手续。三十晚上, 春晚 还没开始就有了动静,没想到宝宝能赶上大年初一出生,提前了半个月来到,应该是心急想早点来给大家拜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