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环境信息化为统领全力推进内蒙古环境信息化建设
以环境信息化为统领
全力推进内蒙古环境信息化建设
——在环境信息化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
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副厅长 李剑
(2015年4月22日)
今天,环保部信息中心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环境信息化工作的研讨会,充分说明了环保部信息中心对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信息化工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信息工作在充分吸取了其他省市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之上,注重实践,充分发挥了后发优势,使得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信息化再在线监控加快建设的基础上得到了快速发展,在线监控工作的深化发展,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是内蒙古环境信息化独树的一面旗帜。
下面,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内蒙环境信息化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信息中心的发展历程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信息中心成立于1995年,是全额事业单位,编制15人。中心成立后,曾与全国其他省市一起,承接了环保部信息中心的B-1项目内蒙古自治区的部署工作,信息中心主要工作以建设网络、计算机知识培训、设备日常维护为主,功能相对单一。2007年,我厅借助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建设项目的契机,成立了自治区在线监控中心,并在2010年加挂了环境信息中心的牌子。通过这几年的监控工作实践,积累了在线监控、工况监控等大量数据和宝贵经验。同时,也完成了包括机房、网络、网站群、应用系统等环境信息化基础建设。
二、充分认识环境信息化工作转型的紧迫性
当前,新《环保法》、新的环境标准、新的环保监管理念,使环保工作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因而也要求我们不能再用传统的思维方式、传统的监管手段和传统的理念来做工作。在线监控中心和信息中心必须紧跟形势变化,同步发展。在继续巩固在线成果同时,加快信息化发展;在继续维护长处的同时,弥补其他方面信息化不足的短板,这也就是环境信息化必须转型的原因。
那我们该怎么转型呢?要扩大环境信息中心的职能。信息化概念必须贯穿在整个环保工作的领域,信息化工作人员力量必须合理调配。一部分人继续搞在线监控,这面旗帜要牢牢地捍卫,其他一部分人要抓信息化,以点带面,分步推进。环境信息中心是在线中心附加一块牌子的背景下成立的,我们要认识到在线监控是环境信息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全部。加强环境信息化建设步伐,需要全面开发,把环境信息化的建设应用到环境监管的各种能力建设之中,使信息化的概念更广,程度更深,作用更大,使环境信息化由抽象变成具体,体现在具体的工作实际中,成为一种手段,成为一种提高效率的重要举措,这就是内蒙古环境信息化的转型。
三、牢牢把控内蒙古环境信息化发展方向
首先应该明确内蒙古环境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然后奔着发展方向和目标去转型。需要做好以下4方面工作:
1、 做好顶层设计 。怎样做好环境信息化的顶层设计?抓两点。
第一是定位问题 。解决好环境信息化的定位,要立足三个层面。 一是用环境信息化提升环保部门行政决策水平。 现实中,有好多事情没有干好,是因为决策出了问题。没有数据支撑,就没有科学决策,必然会造成决策失误,因而决策要依据依靠环境信息化。环境信息化的加快发展,就是要实现环境数据的统一,形成环境保护大数据库,通过环境大数据的收集、分析、应用,为环保部门出台管理政策、为政府研究制定经济社会相协调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使之制定的政策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是用环境信息化来提高环境监管能力。 《环保法》明确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对辖区环境质量负总责,企业是治理污染的主体责任,环保部门的职责主要是监管。既然《环保法》赋予环保部门的定位是监管,那监管就是环保部门的生命。现实中,如何提升环保部门的监管能力?我认为,应该依靠科技和环境信息化来逐步提升,特别是对于内蒙古区域来说,面积很大,东西距离很长,各地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依靠传统的人山人海战术肯定不行,只能用环境信息化来提高监管能力。 三是用环境信息化来提高工作效率。 比如,我厅现在应用在线监控数据来核定排污收费、来核定脱硫电价、来测算和监控污染物的排放量等等,这些手段就是环境信息化的实际应用。如果依靠工作人员去测算,那需要多少呢?又要用多长时间呢?信息化技术就是用科技解决了、弥补了人力资源以及其他资源的不足,还能减少人为因素,效率非常高,这就是科技和信息化的魅力所在。
第二是抓手问题。 顶层设计的抓手是什么,一是规划,二是标准。 所谓规划, 我们开始启动编制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信息化十三五规划,通过规划解决环境信息化的定位、投入、分步实施。用规划来规范环境信息化发展的步伐,用规划打通环境信息化的通道,用规划来体现厅本级和各地区的环境信息建设的同步。例如,如果A和B的信息化建设互相不兼容,数据就不能归集在一起,那么环境大数据库最后将从哪里来?所以,环境信息化建设,全内蒙必须是一盘棋、一个思路、一个步伐、一个调子,然后分年度、分步骤去实施,让环境信息化这个空中的东西落下来,最后肯定能够把顶层设计落到实处。 所谓标准, 就是在推进全区环境保护系统环境信息化建设时,要统一制定建设标准、统一代码、统一端口、统一路径,这样不仅节约硬件投资,还会减少软件设计的投入,从而实现环境数据的统一、共享,为环境决策提供便利。这件事情,主要是由自治区环境信息中心负责,要抓紧抓好,干出成效。在一个标准的前提下,各盟市可根据自己的财力,有条件的加快先行,率先示范。
2 、整合资源。 有了环境信息化发展的顶层理念,下一步就得整合资源,形成环境信息化体系。比如移动执法、机动车尾气、重污染天气预警系统的建设等等,都是环境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这些还处在环境信息化建设的起步阶段。我多次强调,内蒙古信息化建设不能摆地摊,不能这个业务摆一摊,那个业务摆一摊,互相不关联,都是老大,各唱各的戏,这样是不行的,没办法形成系统的数据库。加强环境信息化的建设,首先要整合各部门、各地区的环境信息数据,以信息中心为中心向各业务部门辐射。整合的抓手是什么?靠投资整合。整合手段的切入点是投资,把住投资的关口,把环保工作的大脑和心脏都建设在自治区环境信息中心,修好路、加好油,为各业务系统在环境信息化高速公路上的运转做好支撑。我们已经从去年起,停止了服务器的采购,应用政府采购云计算,通过购买第三方云服务来提升环境信息化能力建设。我和同事们经常讨论这件事,把购买环保云比喻为,租了一个大库房,库房里面摆放货物是有规矩的,分类摆放,各个系统需要空间多少,统一建设,都留口,各做各的事情;把租赁网络比喻为,修了一条环境信息化高速公路,大家都在这条高速路上跑,各跑各的,各行其事,互不干扰,而自治区环境信息中心则作为统一的调度指挥,为大家提供服务,所有的数据都回到这个库房,自然就打造成了内蒙古环境数据中心,我觉得这是一个突破口,务必要抓好落实。近期,我们打算召开全区环境信息化工作会,请自治区信息中心要抓紧筹备。在这个会上,12个盟市,102个旗县区要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步调。这就是全内蒙古环境信息化建设一盘棋,这叫整合资源。
3 、形成统领: 什么叫统领?提住领口就叫统领,提起领口,整个衣服就有了框架。信息化怎么统领?依靠整合资源形成统领的机制,通过整合资源为信息化统领做了基础,信息化整合后的最大好处,就在于形成环境数据库,而数据分析应用恰恰体现了环境信息化的统领功能。如同大家都在你这条路上跑,你就是管这条路的人,自然你就成为统领。信息化建立大数据中心,目的是为应用,应用的水平、能力和效果,都是为提高决策水平、为强化监管能力、为提高工作效率而服务的。只有分析应用这么多的环境数据,才能形成科学的决策,只有加快应用现代化的手段,环境监管能力就上去了,这也是做好环保工作的理念创新、手段创新。
4 、抓住数据应用:
环境数据的应用是环境信息化的生命。我们要以环境数据应用为牵引,要提升环境行政决策水平、提高监控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就必须实现环境管理工作与环境数据的分析应用充分结合,通过环境数据的分析,找出环境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找准问题的症结、根源,从而为强化环境管理制定更加科学合理、针对性强的有效措施,这就是把数据应用的最大化、科学化。近年来,我厅再在线数据应用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尝试,为强化环境监管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更愿意学习其他省市好的做法,奋起直追,汲取各地的优势,把优势汇聚,结合内蒙古实际,变成崛起的新目标,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把内蒙古环境信息化建设的更好。
最后,感谢程主任一行对内蒙古环境信息化工作的把脉会诊,使我们思想更加开放,思路更加清晰,目标更加精准。可以借助信息化专业团队一起来探讨有关环境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完善自己,争取让信息化工作再深入,再发展。